中华奇人邹开元
“中华奇人”邹开元
“中华奇人”是一家韩国电视台对邹开元的称呼,大约20年前,这家电视台在邹大哥家里拍摄半个月,把他的日常生活完整纪录下来。
我认识邹大哥也是那个时候,他不仅先天四肢重残,双眼视力还极差,却可以用一双畸形的脚修钟表,开摩托车,还可以独立生活,用脚刷牙、吃饭......,实在令人震惊。那时候不仅在宜昌是名人,他的事迹在国外也有流传,否则韩国电视台也不会慕名前来。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次肢残人的会议上,他骑着摩托车过来,用一双脚从摩托车上取下一把椅子,那椅子下面有一个小抽屉。他反坐在椅子上,用脚和臀部的力量移动椅子行走,甚至可以上下楼梯。我像所有人一样,对他很好奇,一直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坐上会议桌,他取出一个水杯,用脚打开杯盖,双脚捧着杯子喝水。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引人注目,令人惊叹:太厉害了!
他生在宜昌郊外的伍家乡农村,生下来就残疾,没有上过一天学,只有母亲不放弃他,所以他有自强的原动力。
后来,我们常在一起活动,慢慢成了好朋友,对他了解越多,对他的佩服越升级。
他也是使我相信“人不是被肢体限制的,而是观念”的人。
他有多少特异功能对于我都不算意外,但他有“梦想”,能“一天一个梦”,敢于去做一切想做的事,不怕困难,相信“穷则思变”,敢想敢干,所以能“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牛人。
后来,我们互动得多了,他又用脚打柔力球,用脚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从来没有一件事他不参与,说“不可能”,他总是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这一切,我也视为正常。
后来,我离开宜昌,和邹大哥好几年没见了,他每年都会联系我,问候并了解一下我的情况,有一年,他得知我回到宜昌,相约见面,那时候,我听说他从美国回来,也很好奇,专程前往伍家区他的家,于是,对他的人生故事又有了新的了解。
他去美国是因为女儿。
他的女儿能去美国也是因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敢于面对变化,敢于去做一切想做的事。
邹大哥的女儿是护校毕业的护士,在宜昌的医院工作了一年,对父亲说:我想辞职去南方闯一闯。邹大哥内心不希望女儿离开宜昌的医院,但尊重她的想法,只说:你自己想清楚,你做的决定我都同意,但后果要自己承担。
于是,他女儿辞职去了广州,在那边的医院找了一份工作,邹大哥告诉我,他女儿在广州工作期间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变得更敢想敢干了。另外,因为这孩子工作踏实,乐于助人,为人非常好,所以很多人相信她,喜欢她。其中有一位女同事要给姑娘介绍对象,这小伙是南京人在美国博士毕业,还在美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现在托人为他物色一个国内的女朋友,他要找一位踏实朴实的姑娘,一位可以过日子的姑娘。于是,那人就把邹大哥的女儿介绍给他。
他飞回来相亲,他们彼此一见如故,都看上了对方,于是,恋爱结婚,很快,邹大哥的女儿随丈夫去了美国。
到美国一年多,这闺女就考过了美国的护士资格,在那里找到了一份护士的工作。
邹大哥告诉我:美国的护士工资很高的,工作没有国内辛苦,不仅收入高,而且被人尊重,总之,女儿在那边生活得很好。
后来,女儿生了孩子,邹大哥夫妻为了帮女儿带孩子才去的美国。
我们见面的时候,邹大哥夫妻已经是第二次从美国回来,变化最大的是嫂子,她从一个不识字的自卑的乡下妇女,已经变成一个相当自信的主妇和母亲了。她说:在美国的生活非常自由,每天除了帮女儿带孩子,还会去公园和其他的华人妇女一起跳广场舞,那些同跳广场舞的多数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当有文化有地位,在国内可能会看不起她,但在美国,她们就是平等的,都是为儿女带孩子的母亲......
还有,邹大哥告诉我,他在女儿家里发现,博士毕业的女婿事事都会听女儿的主意,虽然女儿只是护校毕业的。这在国内许多人的眼里简直不可能,他们总认为学历高的人地位一定高。邹大哥还说:他们家最好的车是女儿开的,最好的东西是女儿的,女婿生活上没有太高的要求,也认为老婆就应该用最好的,他们夫妻很和睦,事事都有商量,女儿是有自己想法的人,相比之下,生活能力也是女儿比女婿更强。
哈哈哈哈,我听了这些话,真是开心极了。
邹大哥的人生已经颠覆许多人落后的观念,他的女儿活出来的精彩与父亲一脉相承,那是继承了父亲“一天一个梦”的人生态度,敢想敢干,敢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有自信有勇气又脚踏实地,所以才活出许多人不敢相信的奇迹。
昨天找到熊瑛2004年前后为邹开元拍摄的公益小片,发到公众号上留存,今天写下这些文字介绍这位奇人。
你在他的故事里受到启发了吗?
开始对一切诚实
对正确的事以及需要改变的事要诚实。
对要实现的目标和成为谁要诚实。
永远诚实对待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探索自身,寻找真相,以便你真正地了解自己。
当你持续地真诚地直面自己和这个现实的世界,你将对现在的处境会有更好的了解。
并且可以更好地识别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以及如何到达那里。
要想拥有你过去没有的东西,
就必须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
--海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