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说
投其所好说
我的家庭文化里有一种狷介,就是耿直到笨的程度。爷爷那一辈就是这样,有个性的读书人,宁折不弯的个性,相当得罪人,缺乏弹性。不知是受了地域文化(湖南)的影响,还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后来发现,从爷爷到爸爸到我们姊妹,个性中都有点迂直。
我们以“我就是这样的人”为傲,不屑于变通。
其实吃了很多亏。
突然听人说,我就是要“投其所好”,还心生不解,“投其所好”?就是迎合别人的喜好,那多没个性啊?
慢慢体会,发现“投其所好”并非“阿谀逢迎”,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善解人意”,能够“投其所好”首先要了解别人真正的需要,按照别人的需要来安排事情,吃的穿的用的玩儿的,给到别人真正需要的,非常不容易。
尤其发现许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总是互相误解,明明想表达关怀,最后却搞得矛盾重生,彼此都不愉快,核心就是“没有给到对方真正需要的”,不能“投其所好”,因为根本不了解对方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更多的时候是“我以为这是为你好”,而对方的感觉并非如此,所以造成矛盾。
我们不屑于“投其所好”,误以为是“曲意奉迎”,这个理解其实偏颇狭隘。“投其所好”的前提是用心了解对方的需求,是对亲友真正的关心,在了解的前提之下才可能做到“投其所好”。
好的关系首先得彼此了解,了解、理解、懂得,多么重要。然后才谈得上给予对方真正需要的关怀,做到“投其所好”。
愿意“投其所好”的人,底色其实是虚心,能够放下自我,愿意用心了解他人的喜好需求,愿意按照别人的需要给予关怀,而不是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太难得。
但愿我也能做个“投其所好”的人,给到别人真正需要的,那才是善莫大焉。
感受到温柔,自己也会想变得温柔。--女王
“不惊扰别人的宁静,就是慈悲;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就是善良。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 --法师
贡唐仁波切说:自主的全是幸福,被动的都是痛苦…
弟子:
仁波切,
现在世界太混乱了,
充斥着各种暴力、欺瞒、偽善⋯
创巴仁波切:
噢,甜心!
别担心!
一切还会变得更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