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宜昌人说宜昌事

窗子4年前边走边唱363

听宜昌人说宜昌事

 

在宜昌生活了四十多年,一直说,我不是宜昌人。

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其一,宜昌是有文化有历史的古城,男有屈原,女有王昭君,我的宜昌女友也多是美人,所以不敢自称宜昌人;二是对宜昌知之甚少,既不懂宜昌的历史,也没在宜昌的老城小巷生活过,所谓的码头文化,宜昌风土人情全不懂。因此,总得再三强调自己不是宜昌人。

我是大型国企在宜昌的二代,与真正的宜昌人生活确是隔膜的。

相比外地人,毕竟在宜昌生活,也有熟悉的部分,一是宜昌的山水秀美,二是水电名城的两坝(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还是熟知的。另外,也常常赞叹宜昌除了山水美,人美,还是一个宜居的小城。

尽管如此,依然对宜昌知之甚少。

近些年,宜昌籍的朋友多起来,她们带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几乎看遍宜昌的风景,吃遍宜昌的美食,依然感觉自己不知宜昌。

这一次,孟炜炜老师的《30年30街--宜昌背影》纪实摄影展,我兴致盎然,还没正式开展就慌忙跑去,看到老照片,老街道,有一种感觉,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息,其余的,也说不出什么。

终于等到本地人、警花少琳妹妹得空了,在她的陪同下再一次前往“三峡美术馆”--宜昌最好的美术馆,从导言首语开始,一张张照片因她的介绍就异常丰富起来。原来,这些照片里藏着她全部的生活:她童年的记忆,青春的回忆,成长的故事,幸福的回味,还有,她的父老乡亲,她的祖辈儿女,全在一张张照片里;还有岁月积淀的深情,她的爱与痛,她的生命密码,全在里面了。她如数家珍,每一张照片里都藏着往事、故乡和亲人,她的眼睛里闪着光,面孔也熠熠生辉,整个人都被一种神圣的光笼罩着,从来不曾见过她的这一面,充满深情热爱,这位美丽多情的宜昌女子娓娓道来,我也感觉自己前所未有的了解她,懂得她了。

更意外的是,对她的警察工作也有了感性认识。说起自己最初的工作--是个小片警,她熟悉辖区的每一条路,每一栋楼和每一户人家,真的如电影里的好警察一样满腔热情地为居民服务,用心地照顾社区和社区里的居民,忽然明白了她为什么会成为省劳模,劳模就该是她这样子--如此热爱生养她的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在工作中在生活里……

于是,她写出“炜炜道来的宜昌老城记忆”美文,文笔优美,深情诗意,分明是个文青,可文字里又透出了警察特有的明查秋毫,对细节不动声色的“发现”,什么也瞒不住的“一览无余”,她写道:“不知道是照片给记忆提供了具象,还是记忆让照片平添了力量,反正在孟姐姐的老照片里,我驻足良久,慢慢体味,一张都不愿错过。”她仿佛照相机般的记忆力也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而我,其实是通过老照片读她,通过她了解宜昌往事和宜昌人。

看宜昌背影,听宜昌往事,品宜昌人。

一起来“三峡美术馆”,品宜昌老照片,细读宜昌吧。

 

 

 

 

 

 


返回列表

上一篇:等待明天来临

下一篇:如果能够

相关文章

喜洲古镇阳溪河边

喜洲古镇阳溪河边 租了大马力的电动车四处飞奔,其中一个目的是找长租的房子。那天在网上查询了一番,得知喜洲古镇那边清静,房子也会便宜一些,距我所住的客栈不到20公里,决定前往。骑上车,不一会儿...

在芭提雅海岸咖啡馆消磨的半日

在芭提雅海岸咖啡馆消磨的半日    这才是我旅游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    到达芭提雅,必须乘船去几个小岛上天、下水、吃海鲜,前提都是,涉水上岛,那是我一定办不...

银杏村里走亲戚

路上遇到的人之--银杏村里走亲戚 段妹妹的大姑姐也住在同一个村里,夜里我们一同去串门,看到高大的两层楼,大院子,爷爷奶奶带着一个小孙子,6岁,在上学。大姑姐很热情,我们坐下,她取来水果待客。...

头破血流

头破血流 这个词忽然鲜活了。我对老去最清晰的感觉是大腿越来越没力气了,因为双小腿是假肢,起身提腿迈步主要的力量来源于大腿,近来,从凳子上起身时更难了,如果凳子稍低矮些,就必须借助外力才可能站...

跳舞的扫地机

跳舞的扫地机    扫地机是妹妹介绍给我的,她大力宣传扫地机的好处,是个出色的推销人员,可惜只做了家庭主妇。    购买、安装、程序设置自然都成了她的事。初次使...

我的发型设计师

我的发型设计师 时间过得真快。三十年了。有些事,她一直不知道。和她的故事,只有“人生如戏”四个字合适。那就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吧。其实,那时我决定去死,先把一头长发剪掉,越短越好,接下来要做许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