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唱--老 老苦 老人

窗子5年前边走边唱404

 老苦  老人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发愿了悟的是“生老病死”四苦。

“老苦”是真正的苦,也是凡人躲不掉的苦。

我已是退休老人家,算是初老者。

老,已是一个逃不掉的字。

事实上,一个人可以活到老,已经是幸运的人,意味着不曾早逝、夭折。几年前,呆子曾戏言,活过六十,才不算夭折,他庆幸自己已经到达花甲,从此不会夭折。

那时候,老对于我还是遥远的,一点儿不曾想过。

而今,呆子已经不在,我成了货真价实的老人。而更多关于老的事情在身边应接不暇:初老的我们和更老的父母们,老人照顾老人,初老的苦加上迟暮老人深深的“老苦”合成近年来最真切最强烈的感受。

“老”是幸运的,“老苦”是艰难的,“老人”各不相同,老而不令人厌却是罕见难得。

我的朋友们也多到了与“老”相关的年龄,难免说起自家更老的人,“苦”是共识,那真叫苦不堪言!老人,等于负担?麻烦?可厌的人?带给他人痛苦的人?

我观察这世间的人,包括老人,发现真正被人喜爱或敬重的人,多是被人需要的人。有一些人,到老也是被人需要的。所以才有那些无论如何舍不得他离开,无论如何也想留住他(她)的人,只要他(她)在那里,甚至已经不能说话,靠近她(他)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温暖与爱,还是需要她(他)。

比如我所知道的老人里,我的祖母是这样的人,她活到103岁也不是家人的负担,更多的是被人需要的人,她不仅生活上自立,精神上还能帮助许多乡亲,那些吵嘴的夫妻会一同来到她老人家面前,请老人家评判是非,奶奶总能说出叫人服气的话来,劝服他们;我的婆婆也是这样的人,她的心里充满了善意,关心他人,后来在ICU里,已经不能说话了,但看到她的时候,心里仍会有一份温暖;还有孙恂大姐,她19岁患重症肌无力倒下,在床上躺了50多年,呼吸都不能自主,却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她。后来,我解读她从来没有说出的话,面对每一个走近她的人,她心里想的是:“我能为这个人做什么?”她想的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加上智慧的头脑,常常能给人启发,帮助他人走出困境,所以是一个被需要的人。

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只给他人带来痛苦。那些给他人不断带来痛苦的老人也并非只是因为老。

我以为,“老”而不令人生厌还是可以做到的。

“老苦”的核心是无助,身体的功能下降,各种想而不能,确实是苦。

老而可厌的核心是“不善”,内在的“恶意”透过“恶言恶语”传递出来,伤害他人,令人恐惧。

现在长寿者也真不少,朋友的父母,九十上下的挺多,长寿又活得明智者罕见。

朋友们常说的话是:但愿我老了不是这样的人!一定不能老成这样!

我想,一个人只有终生修行,肯在自己的错误中反省学习,没有白白经历人生,才有可能老而智慧,被人需要,不成为可厌的人。

我已经老了,没时间可以浪费,只有努力修行,才能不怕老苦,不成为给他人带来痛苦的人。

 

 


相关文章

从“我和呆子的故事”到“窗子在这里”

从“我和呆子的故事”到“窗子在这里”    “我和呆子的故事”公众号源于英子的提议,她建议我把与呆子相关的文章用一个公众号发布和留存。于是,就在2018年11月11日呆子离世100...

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    爸爸当年总是说:一个不会做饭的人是最可怜的。总有一天,没有人给你做饭,尤其是到了老年,那才可怜呢。    爸爸这样说是有原因的,老乡颜伯伯一辈子...

弹性与固化

弹性与固化  在日益老去的路上,观察衰老,有一个重要的发现。  我以为,“老”的核心是“失去弹性”,弹性越来越小,固化越来越严重,就是“老”了,更“老”了。  在我看来,“老”最主要的特征并非是年龄,...

边走边唱--哪管他洪水滔天

哪管他洪水滔天 2020已经过半,惊天的灾难一个接着一个。时间刚刚入夏,水灾的消息就充斥网络世界。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最可怕的是,整个长江流域一起下雨!三峡大坝的安危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热...

平安降临拉萨

平安降临拉萨 西藏航空的飞机是从海南飞宜昌,再经宜昌飞拉萨的。小飞机,共140座。飞机晚了20分钟到达三峡机场,起飞却准点。登机的人不多,几十人而已,上了飞机发现,几乎满座。六点准时起飞,九...

飞向腾冲

飞向腾冲 腾冲是早就知道的地名,因为抗战,远征军,飞虎队,那一年在北京军博看一家基金会的抗战摄影展,就记住了腾冲和腾冲战役。这次的云南行前日,警花问:11月还在云南吗?去腾冲吗?原来,她1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