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请
边龙生活--吃请
这辈子第一次去学生家里吃饭。
从来没想过的。
这学期快结束了。
有一天,高二班的群里突然看到一个消息:“老师,明天您有空吗?我妈妈想请老师吃饭。”我问:“是王安兄吗?谢谢你的妈妈!不用客气!”那边确定是王安兄的妈妈在说话,我再回应:“王安兄妈妈好!非常感谢您的好意,不想给您添麻烦呢。”王安兄那边说:“没事,好的老师。”我就说:“好的,非常感谢!”以为这事就算结束了。
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刚从711购物回到宿舍,发现未接来电,是王安兄的。立马给她留言:“王安兄吗?”她说:“老师,我的妈妈菜做好了,我去接老师,在下面学校等老师。”啊?啊啊!“好的好的,我下来。”
不好意思说“不”了。
就这样,我看到戴着宽边花帽,穿着蓝衣花裤和绿色拖鞋的王安兄,笑眯眯的,骑在摩托车上。又帅又漂亮,我说,停一下,让我拍张照。赶紧取出手机,对着这个漂亮姑娘,拍了两张照片。
虽然上次家访去过一次她的家,在四组,相对偏远的地方,已经记不得路了,必须有她来带路。
拐过最后一个急弯,看见那棵大树,旁边就是她的家。
我们停好车,王妈妈那张和美的笑脸出现在眼前,还有一位英俊的中年男子,是她的叔叔,另一位老人家,是她的奶奶,菜已经摆好。烤鱼、烧鱼、烧乌鸡,凉拌皮蛋和鲜艳的菜蔬,蘸料......满满一桌子。
原来,王安兄的爸爸有四个姊妹,她爸爸是大哥,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现在只有一个叔叔在边龙村,其余的全在曼谷和清迈打工,奶奶和小叔叔一家住,两个婶婶在家里带孙女......今天,王妈妈把在家里的亲人全都请来陪老师,先到的是奶奶(王安兄专程去接来的)和叔叔,我们四人坐下来的时候,就请王安兄帮我们拍了一张合照。两位婶婶和两个小宝贝是后面来的。
王安兄开始在我身边坐了一会儿,还没吃饭,婶婶带着小孙女来了,她就下桌,去带两个孩子。这期间,她没说过一句话,却非常有耐心地陪小孩,拿着奶瓶喂奶,跟着宝贝们跑来跑去,照顾她们,温柔又耐心,也没有多的表情。孩子们闹,跑来跑去,把东西扔到水里,她会一直跟着,把水里的东西捡出来,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说一句话,没有空洞的教训,就是见事做事,耐心又淡然。
王妈妈替我布菜,叫老师多吃一点,也没有特别多的客套,让人安心。我们聊着家常,不过是我提问,大家回答我的问题。
大致了解这个大家庭:他们来自缅甸,前后有三十多年了,期间曾回去,然后又逃出来,全是因为战乱。最后,他们一家人定居到了泰国清迈的边龙村,成为正式的村民。三个兄弟和一个妹妹在这里都有了自己的家,买了地,建了房子,全在四组。因为结婚都比较早,王安兄的爸爸刚刚五十出头,奶奶才七十岁,王妈妈不到五十,叔叔也只有四十多岁,家里却已经有了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七十岁的奶奶就四世同堂了,好幸福。
他们一家人,只有过年的时候相对齐全,大部分家人会回来,可以团聚一次,最多的时候五桌都坐不下,是其乐融融的一大家人,家庭和睦,互相帮助,团结有爱,和谐共处。是幸福的一家人,孩子们都很努力,家庭就有希望,未来可期,有希望才有奔头,有奔头才有希望,所以,他们的生活是安宁的,未来是光明的。
本学期曾对高中班的学生反复讲过一个词“和谐社会”,来自任大爷的文章《边龙纪事》,我告诉同学们:边龙村就是一个和谐社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友善的,互相帮助的,不是互相伤害的,这就叫和谐社会。
那天,我对王安兄的家人说:因为你们的家庭和谐,村民之间的关系和谐,所以,边龙村才是和谐社会。
那顿饭吃得很香,吃得很饱,不仅是因为王妈妈手艺好,更是为了这份浓浓的善意。我收到了,珍藏了,存入生命的花束里,更多一份美好的记忆。
从前,我绝对不会去学生家里吃饭,也不肯吃请,不仅是因为规定,更是那个社会环境,吃请肯定是不对的。
而在边龙,既没有人规定师生间不许吃请,也没有人安排必须请,人们只是自然,随性,随心。
所以,我有了这份珍贵的体验,必须写下来,存在这里,与您分享。
世间的美好,就是这样,简简单单,自然发生。我不曾期待,也不愿阻挡。
美好的事物,越多越好。
谢谢王安兄!谢谢王妈妈!谢谢王安兄一家人!
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美好。
路好不好走,也许我不能决定,但走不走,却只有我能决定。—— 墨香铜臭 《天官赐福》
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