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说《贫穷的本质》

窗子5个月前别人的话129

在我看,只有《贫穷的本质》值得一读,在谈到所有与生存相关问题时谈得最清楚,远胜文学类的描述,比如余华的小说,或是哲学描述,比如海德格尔或萨特的存在主义,甚至超过一些古老的宗教书,比如佛教和道教。


任何一本书的作者都是具体的个人。

因为《贫穷的本质》的作者拥有所有其它书作者的信息,他们很有可能干脆就读过其它作者的书,或了解其主要想法,并在此想法之上,再次聚焦问题,比如从存在问题中聚焦到生存问题,再聚焦到其中的更突出的贫穷问题,从而探讨如何面对。


所以只看这一本书比较高效。

如果买一本英文原版书,直接用英文阅读,则更加高效。

当然要配一个单词本,拿下这本书的所有词汇。

然后从这一本书开始,直接进入英文书阅读。


我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分别买下《乔布斯传》中文和英文版,先读了一遍中文版,然后直接开读英文版,每一页先用笔画出每一个不懂的单词,词组和句子,分别标上号,然后在我的单词本上一一解决。

一开始,每天看3-5页就不错,后来越看越快,可看到10页,600页的书看了三四个月,拿下6000-8000个词汇。


然后再看所有科技类的英文新闻消息都容易多了。


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手边的一本书是一个做人工智能的朋友刚送我的1100页的《A New Kind of Science》,作者Stephen Wolfram,我估计就是把中国所有管理文艺类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待业及从业人员加一起,从现在起集体钻研10年后,我是说数量高达十几亿中国人,极大概率都没有我一个人更懂这本书。

其实学理工的绝大多数人也同样没有我更懂这本书,只是他们像我一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搞清书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很快进入物理讨论层面罢了。


虽然我并不为此而骄傲,但数学不行的人就是不行,只要涉及相关领域,他们在我面前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所以他们最好听我说。


智力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的特点就是这样,你可以以一敌几十亿人。

在篮球场上,最多两个NBA球员,或是堆上一百名普通人,都可以击败乔丹,但十几亿数学比我差的人加一起,无论他们是什么人,都无法与我一个人竞争哪怕是搞懂一本科学书。


即使谈到麦克斯韦方程,我一个人也能对集合起来的成千上万全亚洲的文艺明星说:你们太蠢了!除了干一炮你们还知道什么!听着,没有这个方程,你们晚上只能在火堆边上干炮,因为你们搞不清电和所有用电驱动的设备,你们真的想在每一次干一炮之前都先砍柴生火吗?如果不想,就专心听我说一遍电和磁这两件比干炮还重要的事吧!别扯别的了,你们这帮农民,在没懂前你当然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


事实上,搞不清楚电和磁,就根本没有明星这回事,只有本地帅哥美女,懂吗?明星完全是活在电磁设备中的,没设备,别说明星了,根本就没人知道他们!


所以没有机会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人,根本就只能是愚蠢。说和不说是一样的,他们就是蠢。现在你知道当我站在任何文艺名人面前脑子里转着什么念头了吧。他们蠢是蠢定了,这一点无可动摇,我就是看看他们怎么恰当地表现他们的愚蠢。一般只要装B不太严重,我就不会使用我的毒舌,但毒舌被trigger了,我一般也会原谅自己——我太实诚了没办法。


我读这本厚书当然不是就翻翻,是因为它与我正写的一套科幻小说有关,我在其中建构了一个宇宙,所以需要了解几乎所有的现代科技。

这些科技只是完整准确清晰地存在于英语书中,用其他语言无法正确的了解其中信息。

其实你用中文想搞清最基础最简单的信息,比如前面提到的麦克斯韦方程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试试就知道了。


最好在最短时间内,用一切方法,切换至英文阅读。

这会千百倍提升你的阅读质量。

几乎所有的中文信息都质量不高,错误百出,结果很可能是:在上面花越多时间,损失越大。


在2024年,根本就不该用中文阅读。


你仍在用中文读,说明你像我一样搞砸了,我蠢到42岁仍在用中文读,简直就是残酷的打击了我的人生,让我连生活方向都没有。

50岁才找到方向。

现在想想还生气。


那些一辈子都蠢的人也无法安慰我,因为我从来就不想跟他们一样。

我现在已明白,我当时跟他们在一起,是跟他们一起被困住了。

主要是被错误信息困住了。

在错误信息的影响下,我的所有行动都是错的。现在我对这一点供认不讳。


相关文章

石康说徐静蕾

徐静蕾是很好的北京姑娘,她令所有女农民嫉妒。她以一个中等偏上的姿色,几乎是一个不差的、明目张胆地、拿下了所有目力所及的、她喜欢的各种男人,心满意足的实现了各种自己的人生梦想,不靠任何人,开开心心地过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