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阅读

窗子4年前书籍们456

近日的阅读

 

受陈丹青的影响,专门买了蒋方舟的写于2016-2017年的日记《东京一年》,该书首次出版于2017年8月。只因为陈丹青在与蒋方舟的对话中说:一般不读年轻人写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时间了。但蒋方舟的这本书我真的读了,并且有点舍不得一下子读完。

百度里说:该书收录了蒋方舟46则日记以时间为单位记下她的所见所想,也记下对自我新的发掘和理解——文学、艺术、老龄化、死亡、屠杀、性、性别……字里行间均可见到对时代和家国的关切。

于是我买了来读,开始时也兴致勃勃,慢慢就有点读不下去,蒋方舟少年成名,现在是职业作家,但毕竟太年轻,她生于1989年10月,接近九0后了,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就出了第一本书,简直是童年成名,不到三十岁时,就已经出过十多本书了。

在阅读纸书《京东一年》的同时,还用“微信读书”听她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真是越读越乏味,越听越没劲儿。

曾在许多电视节目里看过她,挺喜欢这个姑娘,聪明不必说,充满真诚感,很会说话,分寸极好的。与各路大伽对话时都能平等交流,显得坦率又真诚,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

但毕竟是媒体红人,小小年纪就成了名,相当于生活在聚光灯下,无论她如何小心避免表演,认真生活,总感觉她的生活还是更多不得已的表演,她其实没办法像一个普通姑娘那样生活、成长。所以,她的生活感受也是特别的,被过度关注的人,其实是可怜的。

读她的书,总体的感觉是:对生活的认知有限,虽然她极善于从书本和经历中总结,可是,她所感受的生活还是名人的,聚光灯的,不踏实的。

这样的书偶尔翻翻也无不可,了解一下当代的年轻名人的生活和想法,如此而已。

但她是个好姑娘,能活成现在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所以陈丹青喜欢她,愿意支持她。

我其实也挺喜欢她的,只是,不会花太多的时间读她的书了。

时间有限,还是得把精力留给经典,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蒋方舟1989年出生于湖北,9岁就发表散文集《打开天窗》。她的少年成名曾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她2012年从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担任《新周刊》副主编。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黄永玉

 

他人不过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别让他们掌控你的喜怒哀乐。--网言

 

ᴾᵉᵒᵖˡᵉ ᵍʳᵒʷ ʷᵉᵉᵈˢ ʷⁱᵗʰᵒᵘᵗ ᶠˡᵒʷᵉʳˢ.

人的内心不种鲜花就长杂草。

 

 

 

 


相关文章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因与三位北大女生对谈成为热点人物。上野千鹤子是谁?度娘说,她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日本女性学、性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引领者及理论学家,东京大学名誉...

漂亮的人和陌生的风景

漂亮的人和陌生的风景--欣赏爽爽和《我在天涯等你》 当郎小姐向我介绍刘爽的时候,就想认识她了。90后的姑娘,留学英国,硕士毕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从事过文化、教育工作,在上海、武汉做过编剧和...

最多情的父亲

最多情的父亲--阅读《叩叩》 周国平先生文革前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是文革后最早的哲学博士;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他...

三十年后再读三毛

三十年后再读三毛    —从《温柔的夜》到《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离世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多年前就读过她多数作品,那时候她是四十来岁的成熟女作家,我是二十左右...

读书笔记--注定悲惨的人生

读书笔记--注定悲惨的人生

如果不是跨国购买了几本她写的书,这样的文字我是读不下去的,也不肯读完。因为千山万水的买了来,算了,还是全部浏览一遍吧。就是这样读完了虹影的三本书,《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和《53种离别》,我想,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