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力量

窗子3年前生活纪录372

可怕的毁灭的力量

 

一个酷爱画画的小女孩,几乎天天要画画的小丫头,三岁就能画出很好的画作的小朋友,经过短短一年的学校教育,已经对画画深恶痛绝,妈妈说“通过老师的努力,相信不久包包同学就会放下画笔了。”这是什么样的力量?这是什么样的教育?怎么能如此快速地毁掉一个人的天生热爱?

原来,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里有一项:每天看完一个故事画一幅画。

这老师真的懂教育吗?懂艺术吗?懂画画吗?

别说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把这项任务布置给她,那个成年的专业教师,她做得到吗?做得好吗?怎么可以布置这样高强度并且毫无用心的作业呢?仅仅是她布置起来容易吗?

妈妈拍出包包作业的照片,我吓了一大跳:如此难看的没有半点灵气的,充满了无可奈何还有烦躁感的铅笔画,完全看不出是包包的作品!她可是两三岁就开始主动画画,一出手就能画出令我们惊叹作品的孩子啊!她上学之前几乎每天都要画,那时的主要兴趣和特长就是画画,家里有数不清的颜料和画笔,她的绘画工具都很专业--父母都是专业人士呀。她的作品色彩无比丰富,她的想象力多么惊人,她无数次地惊艳过我们的眼,那么多的作品足够开一个个展了,妈妈收藏好她三岁以来的儿童画,无论办个展还是出画册,都有足够的藏品......

为了鼓励孩子,我们曾花大价钱买过她的画,在欢笑声中,大人和孩子都收获过无数的喜悦和幸福。

才上一年级的小包包,居然开始厌恶画画了,这种改变是怎样发生的?

我看到的是:一个无理性的高强度的压迫性的作业,就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兴趣。

包包妈妈反省说:要不要完成老师的作业?以什么方式完成才能双赢?要是实在不能双赢,那能不能就让包包赢?

我在下面回应说:支持妈妈的决定!

一定要让包包赢!赢得的不是作业,是她对画画残留的热爱!是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能被无理性的野蛮教育毁掉!

想起我所知道的亲友教育孩子的故事,只有为数极少的父母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有勇气和力量反抗野蛮无理性的教育压迫,真正支持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果姐当年对我说:儿子从上学开始,她只关心他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一日三餐必须吃好,到睡觉的时间必须睡觉,生活要有规律,小朋友需要的游乐不能少。所以,作业不必都完成,该请假就请假,不过是识字嘛,不一定要在学校学,家长在游戏中也能教会他,大家快快乐乐玩着就学会了,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要上中学了,发现某地的学校教育不适合孩子,那种高强度的压迫对孩子的身心是一种伤害,果姐果断做出了移居南国的决定。她后来说:那里的人朴实,务实,每天忙着赚钱,享受生活,不攀比,不干涉别人的生活,那里的学校教育也更务实,不必把精力浪费到人整人的事情上(用现在的话,就是不必内卷),除了认真工作,就是好好生活。后来,果姐的儿子仅凭自己的实力,不用父母的关系,不到30岁就做到腾讯的高管,比那些在高压下考入名校的同学发展强得太多......

老同学移民北美,女儿在北美长大,他从孩子入学就一直陪伴左右,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他最关注的,是孩子到点睡觉,到点起床,不迟到早退。至于学习,那是她自己的事情,他们夫妻从来不包办代替,甚至女儿不完成作业,到了睡觉时间,他也要求她睡觉,不能伤害身体。他这样说:“我们这里作业是很重要的,会记入上大学的成绩。不完成作业对学生影响是很大的,可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必须自己负责。”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他们对女儿教育的核心是独立,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孩子在接近高中毕业之前都以玩儿为主,不爱学习,他们夫妻也没有太多的干涉。他说:“我接受她是一个普通人,只要能自食其力,不要求她必须上名校,出人头地。”没想到,这孩子到高中最后两年,突然玩醒了,开始主动学习,并且后劲惊人,不仅考上名校,而且成绩越来越好,把那些中学高分的同学甩出不知多远,最重要的是,她不仅成绩好,她把许多业余时间用来做义工,学喜欢的东西,参与社会服务。她不为获得高分而学习,不为获得利益做事,一为兴趣,二为责任。她认为自己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愿意服务他人。甚至在最忙的时候,也把服务他人放在首位。反过来,她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大学毕业之后,在最难找工作的时代,许多工作来找她了......

她在兼职繁琐的学生会工作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多大四年本课学业;辛力加学院“paralegal ”专业三年full time功课,她1年完成;英国法学院大一被免学,正是辛力加3年成绩换来的,法学院大二因疫情无法赴英国就读,但有幸被德勤法务部门full time录用,她上手快,业绩突出,深受主管欣赏、信任和重用,她法学院大二全职学习和全职工作两不误,双丰收。她的法学院还未毕业,她在德勤的前主管再次邀她入职。法学院大三总算如愿赴英留学,在兼顾学业的基础上,无论是申请教授的助手,还是英国著名律师事务所的义工,她都是在名额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第一个被录用。特别是在工作和社会实践中,思维敏捷、能力突出,深得所有加英教授、法庭法官、前徳勤主管、现在律所老板和同事们的好评。而且加国和英国三次大学学业,从未挂过1门功课。(这是很不容易的成绩)

她成熟晚,后劲大,成长速度惊人,还不到25岁,已经是北美一家刑法律所里最骨干的准律师,她已经有能力独立处理棘手的刑事案件......(一个女孩子学习刑法,只是因为她喜欢)

这两个案例中的孩子如今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父母共同做对的事情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超过关注分数;不包办代替,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没有过高的期待,接受他(她)是一个普通人,孩子反而成长得更好,他们现有的成绩足以证明父母教育的正确。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这两个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都非常好,所有的事情都愿意和父母分享,一家有无话不说的母子,另一家是愿意交流所有事情的父女。平等尊重的家庭文化,无障碍的交流,也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从一个酷爱画画的包包,通过一年的学校教育变成讨厌画画的小学生,我非常震惊,从而思考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在其中如何有力地帮助和支持孩子?

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中,如何保护孩子的兴趣?如何减少野蛮教育的压力?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难友”而非“狱卒”?这需要父母们思考并把进步的观念落实到行动中。

我以为,果姐的办法值得学习,我老同学的作法也可以借鉴。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相同的孩子,也没有一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向智慧的父母学习。

愿包包的兴趣不被毁灭,愿她画出更美的画作,继续惊艳我们的眼和我们的心。

 

 

 

 

 

 

 

 

致儿书——孩子,我们生活在一个捉摸不定的时代,为父无能要求你更多。只想你在这个世界,先学会辨别正邪善恶,再去侈谈真假。曹雪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你知人论世,但凡心存一寸善念,便足够立身了…… --土家野夫

 

每个人要到达的地方不一样,

所以我们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

--禅师

 

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别管多远,别管多久,一定要抵达。--旅行家

 

ᴶᵘˢᵗ ᵈᵒⁿ'ᵗ ᵉᵐᵇᵃʳʳᵃˢˢ ʸᵒᵘʳˢᵉˡᶠ / ˡⁱᵛᵉ ˡⁱᵏᵉ ʸᵒᵘʳˢᵉˡᶠ.

别为难自己/活的像你自己就行了。


相关文章

回到当下

回到当下    立秋的前一天,阳光热烈,打开门,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全身一下子就汗湿了。    先下楼存放电动车,再扔垃圾。又开始垃圾分类了,每日定点...

谁的困扰

谁的困扰 弟妹是80后,年龄上和我是两代人。去年我们为小可爱的事情通话,她在电话里惊呼:二姐,不是我紧张,刀已经架脖子上了,怎么可能不急?那是小可爱病休几天之后,回到学校的当天正巧遇到考试,...

丛林社会和现代社会

丛林社会与现代社会 丛林意味野蛮,现代代表文明。野蛮与文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是写在前面的话。近来,常有丛林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比较之说。何为丛林社会,丛林法则来自自然界,基本特征就是“弱肉强食...

落地签到老挝

落地签到老挝

边走边唱--落地签到老挝    来到老挝是偶然事件:)    那天和骑自行车沿着中国转了一大一小两整圈的独立女性呱呱叫聊天,她说,有一位朋友在老挝琅勃拉邦,开了...

听“太阳风”老板说

听“太阳风”老板说

 “太阳风“是一家发廊的名字,至少经营20多年了。是上世纪在葛洲坝步行街开的一家理发店。    老板当初是一位帅小伙,而今的形象也相当不错。    姐...

小朋友需要小朋友

小朋友需要小朋友 假期,阳光正好,孩子们最适合到小区的游乐场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小可爱最喜欢和小朋友玩儿,他遇到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主动邀请,说:可以和你一起玩儿吗?被别人拒绝一百次,还会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