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津津姐--津流汇晴川

窗子10个月前亲友们189
津流汇晴川


     这个标题是借用艾晓明教授的悼念津津姐的诗句。
     6月17日黄昏时分,玉红把讣告转给我,看到的时候正要上课去,标题就令我震惊悲伤!天哪!这一天真的来了,还是深感震惊,好难过!
     海外朋友在电话里听出我状态的低落,告知他好友津津姐离世的消息,他说:你这样的状态学生也能感觉到的,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今天你的心情为什么低落,另外,也可以把津津姐的故事讲给学生,这是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你纪念津津姐最好的方法......
     我站到讲台上的时候,学生们就感觉到了异样,我说:“此刻,我心情沉重,因为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一位我非常喜爱和敬佩的大姐今天在北京去世了......”学生们马上安静下来,表情凝重。我在黑板上写下:“王津津”三个大字,写下她的生年和离世的日期(就是当天),写下“公益人”三个字,开始讲述津津姐的故事......
     津津姐曾对我说过,她的理想是做中学教师,受了当年一部电影的影响,做一个“乡村女教师”是她向往的,她的癌症扩散到全身后,又对我说过,这辈子无法实现这个理想了......听到这话时,我不知说什么,只有默然相对......我对学生们说:如今的我,实现了她的理想,在泰国,做了一名乡村女教师,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学生们默默地把黑板上的文字抄录到作业本上......
     课后,回到宿舍,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与津津姐初相识
     那是2009年的秋天,在广州,一个公益活动中,津津姐在人群中非常耀眼,她和善的笑脸,月牙似的双目,美丽的面庞,亲和力极强......那时她刚刚卖掉自己的企业,全职担任广东第一家民办基金会的秘书长......我刚刚进入这个领域,对于我,她是专家。大家都叫她王津津老师,有许多事情需要请教,需要她的帮助。她没有半点推脱之意,非常热情、友善、耐心......我们抢着和她说话,她逐一回应,从头到尾,笑意盈盈,没有半点不耐烦,令人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接下来,我们在深圳的第一个活动,是残友们的集体婚礼,我代表残友邀请他们夫妇参加,她和夫君杨利川先生欣然前往,婚礼很热闹,很感人,留下的照片里,记录下我们的欢颜......

深圳,如梦似幻的时光里
     不久后,津津姐打来电话,她要开车来福田接我,到大梅沙她家的别墅去度周末......当然乐意,就是给您添麻烦了......不麻烦,朋友欢聚,是高兴的事儿......对于北京人,深圳不算太大,对于小地方来的我,深圳已经够大了,从市中心的福田区到海边的大梅沙,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从此,好多个周末,都会接到津津姐的电话,她来接我,到大海沙她的家里,共度欢乐时光。有时候还会住上一天,第二天再送我们回来。如果那一天恰巧有朋友和我在一起,我们就一起去津津姐的家,呆子和我去过,冷月姐和我去过,深圳的葛老师和我去过,宜昌的王良琴大姐也和我一起去过......
     我们吃过他们那个小区各种餐厅里的美食,也吃过津津姐亲自下厨做的食物,还记得她说过,小时候最喜欢的早餐,是在面包片上涂抹厚厚的花生酱,再洒上厚厚的白糖,那是她的最爱......
     虽然我总记不得吃过什么,但记得每一次相聚她都非常有心,知道我是湖南人,就带我们到湖南菜馆,点我喜欢的湖南菜,每一次相聚,都很欢喜,不仅吃得开心,更聊得畅快......
     那是如梦似幻的时光,尤其是那一天:我和王大姐,两个双腿重度残疾的女子,在津津姐和杨先生的陪伴带领下,乘帆船出海----我们,出海了!乘过帆船了!那是我们做梦都不曾想过的幸福......那一天,我和王大姐高兴极了,一直赞叹命运的奇妙,怎么会有这样的时刻?美如梦境,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美事,居然体验到了!津津姐和杨大哥就是为我们造梦的人啊!
     我们曾在津津姐的家庭影院观影,在她家的小花园里喝茶聊天,在院子的凉亭纳凉赏景,在文化气息浓郁的客厅里分享好书,还参观过她的“娃娃屋”--好多好多的洋娃娃,来自世界各地数量惊人的洋娃娃,几乎是一个洋娃娃的博物馆,津津姐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个洋娃娃的来历和故事,她那颗永不会老的童心在“娃娃屋”里跃然跳动......我们惊叹不已,嘴巴都合不上......道别的时候,津津姐让我们各自选了一个娃娃,是最珍贵的礼物......12年后,当年过六旬的王大姐在宜昌终于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她房间的礼品柜最醒目的地方,就存放着津津姐当年送的洋娃娃.....
     津津姐因为喜欢洋娃娃,甚至自己开过一间生产娃娃的工厂......

难忘那一天
     那是2011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和津津姐分别从广州、深圳飞到北京,到北京大学参加“第三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那天下午,我们在报到处相遇,她叫我陪她去找北大附近的打字复印社,要接收或发送传真,就在这个下午,她接到了确诊早期肺癌的消息......我整个人都傻掉了,而她,看起来非常平静,依然笑意盈盈,对我说:“不严重,只有一点点,发现得早,不要紧。”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打字复印店”,正巧是湖南新化人开的(我的故乡),我用纯正的新化话与店主交流,请他们帮忙,尽快为我们处理文件......这期间,她给爱人杨利川先生打电话,口吻听起来非常轻松、温柔,一是报告确诊的消息,二是商量治疗的方案:到深圳的医院还是北京的医院?微创手术在哪里做更好?......
     前前后后忙了好一会儿,她问我:“今晚你住北大的酒店吗?”我回答:“没有登记酒店,准备回家。”(北大离北太平庄的家不算太远)她说:“今晚你可以陪我吗?我开了一个标间,没有别人。”我没过脑子就说:“不行,因为我没有带腿套(是假肢里的残腿每晚必换的腿套)。”她说:“你不会回去取?”我一下子清醒了,连忙说:“可以可以。我马上去,取了就回来。”和她确定好入住的房间,立马打车回家,急匆匆对呆子说:“今晚我不住家里了......”呆子听完我的解释,连声催促:“快去快去!立刻!不要等!”我说:我得取腿套呀......
     很快,我打车回到北大,在酒店的房间里找到津津姐,她在打电话。
     那一晚,我不知道对她说什么,只知默默陪伴在她身边,看着她从容、淡定、冷静地处理事务,拨打了很多电话,声音是极其平静的,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慌张......只记得她说过,不能告诉北京的家人。我知道,她有许多家人在北京,母亲、兄弟姐妹、女儿......我明白她的意思,所有能不惊动的人,全不要惊动。
     那次论坛开了几天不记得了,只记得论坛的最后两天,呆子和冷月姐一起来北大陪我,他们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前两天冷月姐找到相关照片发给我,看到我们当时的状态,依然笑靥如花的津津姐,那是她确诊之后最初的日子,她全程参加完论坛才飞回深圳,后来知道,她的治疗是在深圳医院完成的,微创手术非常成功。

在北京约见
     再后来,我们的见面几乎都是在北京。
     论坛之后,我们的联系时有时无。因为不知津津姐身体的情况,不敢多打扰,心里一直惦记着。直到津津姐联系我,我和呆子约津津姐在北京一处素食馆见面,这才知道,津津姐在深圳的医院成功手术,康复后,他们夫妇做了一个决定:放下繁杂的社会事务,把生活放到第一位,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他们卖掉北京的一套房子,在加拿大温哥华岛买了一套独立屋,是全世界空气最好的地方,他们俩在那里开始了新生活,半年在岛上,半年回国,尽情享受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去所有想去的地方,旅行,生活,探亲访友,他们的亲友遍布在世界各地,津津姐说,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
      2014年4月,津津姐约见我和冷月姐,她从国外回来,我正好在北京。那时候我们知道,她的另一侧肺部也查出阴影,与之前情况相同,又做了微创切除,她说:两次阴影没有关连,手术依然成功,没事儿了。她看起来精神很好,我们也以为没事儿了......
     之后,呆子病倒,我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什么也顾不上......
     两年后,津津姐联系上我,问候呆子,这才告诉她,呆子已经病逝。还记得津津姐安慰我的话,她说:你和高华都很幸运,他这一生有你,你这一生遇见了他,得到了过人间真情,值了。
     我们相约见面的事,2017年1月,我到深圳,她在惠州,她约我去惠州相见,要给我安排住处,听到她电话里咳嗽的声音,不忍打扰了......
     2018年,单位管控非常,我没有多少自由出行的时间......
     2019年端午节,我们相约宜昌,屈原故乡的端午会更热闹,已经想好了,要找宜昌最有学问的人陪同津津姐夫妇,他们是有学问的人,凡事都求甚解,我怕自己知识贫乏,不足以准确介绍宜昌历史和本地风俗(我虽在宜昌生活多年,确实不是宜昌人,对此地知之不多),已经和几位有学识的宜昌朋友约定,还有最知道宜昌美食的本地人,只等津津姐夫妇到来......没想到,她伤了脚,伤口一直没能愈合,此行取消了,好遗憾。还说过,来年再约。
      2019年秋天,津津姐突然留言,说:窗子,我们11月回国,在哪里可以见到你?
      那时候我所在的学校已经进入准军管状态,完全不可能请假。只好回复:津津姐,我在上班,不许请假,只能等寒假了,到时候您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见面。
      2020年寒假是1月18日开始,确定假期的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津津姐,并问她那时候在哪里,津津说,那时应该在北京了。我立马订了18号晚上的机票,直飞北京。冷月姐在18号深夜的首都机场接到我,我们和津津相约19号中午在她母亲家对面的宾馆酒店见面......
      那天刚见面,津津姐就问:听说武汉肺炎了吗?宜昌有什么情况?我说:没事,一切正常。
    (后来明白,那时候津津姐已经在北京听到许多“武汉肺炎”的消息,而身处疫情中心的我们却浑然不知。)
      幸亏我们那天见面了,因为1月20号北京人就全都戴上口罩,不再去人多的地方......
      就是那天,津津姐建了微信群:三姐妹。此后,我们一直在“三姐妹”是交流疫情的状况,彼此的情形......
      2021年4月,我最后一次去北京,处理和呆子共同生活留下的所有物件,把北京生活划上永远的句号......津津姐约我和冷月姐到他们在燕达刚刚建的家去......我们在她家的客房里还住了一个晚上。那两天,津津姐夫妇带我们参观了燕达养老社区,是国内绝对一流的养老社区,设施齐备,服务周全,条件非常好。有多处食堂供选择,也可以送餐到家里,还可以自己做饭,反正,方便极了。真是随心所欲,应有尽有。我们每餐都吃不同的食堂,津津姐就是想让我们尽可能多的体验燕达生活的美好,我们感受到了。没想到,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相见。
      2022年,是可怕的一年,我几乎足不出户,整整一年。这一年,三姐妹在微信群里有许多的交流,津津姐又度过了最危险的一年,经历过一些波折,全部都战胜了!她真是太勇敢太坚强!从来不曾听过她一声叹息和抱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永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和勇气!

贤伉俪情深似海
     杨利川、王津津,是公益圈里形影不离的恩爱夫妻,他们有“相似的价值观、共同的朋友圈、对社会改良同样强烈的兴趣与热情”(梁晓燕教授的话)。“川无津不渡,津无川不行”,是他们在北大荒相恋之初,杨利川写下的。在他们深圳的家里,感受到夫唱妇随,妇唱夫随,琴瑟和谐,形影不离。记得在他们燕达的家里,津津姐因化疗掉发,佩戴假发,杨先生帮妻子整理假发,夫妻俩四目相对时,满眼深情,我和冷月姐在旁边感动得几乎也要落泪......那个下午,我们喝下午茶,选择不同口味的咖啡,津津姐说:我们的每一天都是认真过的,不肯敷衍,每一顿饭,每一杯茶,每一口咖啡,都要精心对待。真是精制生活呢。
     我知道,他们珍惜每一个相伴的日子,珍惜每一个晨昏,分分秒秒里都有爱的丰盈......相知相爱相伴相守,只愿永永远远,没有尽头。
     我相信灵魂永存,相信轮回,相信生命的生生不息,我们不止一生一世。我相信彼此真爱的夫妻不是一世的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爱,是永远不会失去的爱。走了的是人,而爱,一直在。

用佛教的方式为津津姐祈祷

     我是佛教徒,一直用佛教的方式为津津姐祈福,无论我在哪里,无论她在哪里。

     自从2021年4月我们在燕达相见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为津津姐每日一元放生(通过网络),直到2024年6月17日,1166天,不曾间断。期间,也曾告诉过津津姐,我每日都在佛前为她祈福,是为了把这个爱愿、祝福传递给她,希望能给她一点信仰和友爱的力量。

     现在,我把她的名字加入每日回向群里,依然日日为她祈祷,把所有的善行功德回向给她,愿她离苦得乐,去更好的地方。我相信,她这么好的人,一定会去更好的地方!

     为她的祈祷也将与我的生命同在,在未来的每一天。

     祈愿佛菩萨保佑津津姐!离苦得乐!向光明的地方去!去更好的地方!愿她的所爱如她所愿,善缘不止一生一世。最终在大海中相依相伴相随,一同奔向更广阔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阿弥陀佛图片图片图片


    今天是津津姐离世的头七,窗子匆匆写下点滴回忆,表达追忆怀念的心情。请家人节哀,津津姐安息!图片图片图片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

其实真正的送别
没有长亭古道
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
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克斯维尔的明天》


相关文章

爱读书爱思考的小可爱

爱读书爱思考的小可爱

 11岁的小可爱越来越爱读书,有自己的思考。暑假他说想看世界大战的书,有许多战争的问题需要了解。就给他买了一堆相关书籍。其中,有《图说一战二战》、《漫画二战风云史》、《一战战史》、《二战战史...

痛哭祖母

提笔思亲,痛定思痛!此时,百岁的祖母已在冰冷的棺中,前夜我们还四手相握,听她老人家痛苦的呻吟我泪如泉涌。今天,已是阴阳两隔,任凭我千呼万唤,也唤不回她轻声的作答、慈爱的笑容。“你们莫挂记我,我只愿你们...

方晖与怀雄

方晖与怀雄

路过清迈--方晖和怀雄窗子      方晖和怀雄,金童和玉女。     二十多年来,每当想起方晖与怀雄,脑子里自动会出现的两个词,...

醇酒飘香

如果我和她在工作中相遇,我一定会象对所有领导那样礼貌、拘紧而且永远流于表面应酬,一句心里的话也不会透露;如果我们在社交场所相识,我也注定会对她如一般的精干女士投以敬畏的目光、谨慎的微笑。谢天谢地!我是...

父爱无言

家人都说我是记忆力很好的人,儿时的事,总能清楚地说出细节,可是,我怎么也想不起父亲在我生命的前二十年里对我说过什么,好象我们从来没有过一句对话,甚至连一般的父亲对女儿的寻问也是没有过的。父亲是极沉默的...

深红的玫瑰

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深深吸引。其实,她朗声的大笑不算稀奇,她细腻美妙的容颜也算不得稀罕,她充沛的精力、滚烫的热情、过人的能力、通达的智慧都不算是少有,作为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在现今这样丰富多元的时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