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自己,就不再渴求他人的理解

窗子2个月前生活思考51

生活思考--理解了自己,就不再渴求他人的理解

我欺骗你了吗?没有。
我是否真诚待你?是的。
既然如此,你依然认为我的话不可相信,那么,你没有错,我也没有错,我们只是没必要再多说什么。
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是常态。被理解是罕见的,如今的我不再祈求被理解。
我对不能懂得的人,只是无话可说。
就是这样。
这世上能听懂我的话的人,有一个就好,一个都没有,也好。当我明白了自己,就不再希求他人的理解和懂得。
成熟原来是这样的,不再渴望被他人理解,因为我已经理解了自己。
更何况我曾经有过一个懂得的人。
我在寻找自己的路上遇到了你,以为你是懂得的那个人,就把一切向你倾诉......当我真正找到自己,才发现,我以为的你,只是我自己的想象,那不是你,当然也不是你的过错,那只是我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对“人”的误解,是我带着滤镜看到的你,那不是你,从来都不是。现在,我已经找到自己,看清自己,知道从前是带了厚厚的滤镜,这是我在寻找过程中必然的阶段,也不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明白自己,明白了这个过程的必然,也明白了对你的误解,再一次坦诚地告诉你,事实就是这样。
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我一直是诚实的,没有欺骗,所以也没有抱歉。
就是这样。
更深的原因是:你从来没有信任我。
呆子说过:你连自己都不相信,怎么会相信别人?
为什么你愿意跟我说你的事情,我也不能完全理解你,但有基本的信任。首先,我相信你的诉说,其实,我尊重你的不同,最后,我真心的祝福你。
这是我们交流的底层逻辑。
我已经想清楚,看明白,理解了我自己,从此,不再需要从他人那里祈求理解。
事情是这样的,就是这样。
说完了。




让心灵宁静根本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了解实相。一个佛教老师宁可你有一个动荡但看到实相的心,而不是一个长久平静却见不到实相的心。~宗萨钦哲仁波切


两个人在交流时

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

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实的你

他以为的你他以为的他真实的他

——宗萨蒋扬钦哲


任何能使你更接近实相的行为都是功德

如果你供养了十万朵莲花

却只是助长了你的我执

让你离实相更远

那么它其实不算是真正的功德


相关文章

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

     记得有一年,写过这个标题,那时候,我和朋友们讨论爱的话题,看法各不相同。     关于爱,没有统一的答案,我们连基本的共识也没有。...

尊重比爱和理解更重要

生活思考--尊重比爱和理解更重要 尊重比爱重要,这话第一次是听李安导演说的。 他面对镜头,回答记者的问话,关于夫妻关系,家庭地位之类的,他柔声说:“在家里,我认为尊重是比爱更重要的。”...

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

生活思考--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 三月八号是王大姐的生日,给她发去生日的祝福,她回应说,家人晚餐要来庆祝,孩子们亲手做了蛋糕,我得给他们做饭,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发了流泪的表情图片。我很吃惊,王...

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

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我后来发现一个真相:上天只需要每个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不会有那么深的失败感和无力感了。力所能及,是第一原则。只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必强求自己做力所...

只吃干饭不吃稀饭

只吃干饭不吃稀饭

生活故事--只吃干饭不吃稀饭我打小就是一个讨人厌的女孩儿。处处别扭,总和别人不一样。连吃饭都和别人不一样。那年头,早餐吃稀饭,夏天煮稀饭,几乎是普通人家的日常,可我,就是不爱吃稀饭,只肯吃干饭。从小就...

每接受一个善意请给出三个善意

生活思考--每接受一个善意请给出三个善意每接受一个善意,请给出三个善意,世界将因你而改变。世界到了转折的时候,转折的是整个世界的气场,将从混乱转到清澈,从动荡转向平和,从丑陋转向美好......在这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