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发现一个真相:上天只需要每个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不会有那么深的失败感和无力感了。力所能及,是第一原则。只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必强求自己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第二,最好的是做自己擅长的事,做喜欢的事,这样才能活出独特的自己。在一个价值观正常的社会,每个人本来都可以这样生活的,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做擅长的事,每个人都有价值感和成就感。人与人之间不必攀比,只需自自然然的生活,读博士做教授没啥可骄傲,做油漆工也不会自卑,只是特长不同,如此而已。有人擅长读书考试,有人擅长做手工做工匠,另有一些人擅长烹饪,还有人擅长种菜......没有高低贵贱,只是不同。健康的社会就是由各俱特色的有差异的人群组成,差异化是社会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世界丰富性的必要因素。世界的多姿多彩,正是因为有差异化,丰富的差异化令社会生活更有活力更有色彩。事实上,生活中更被需要的人是厨师、装修工、维修水管和马桶的人、会种菜的人.......这些日常生活的需要非常简单直接,与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而是否读到博士,是否能写论文,是否能出书,是否擅长演讲......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完全不相干。学校和社会如果只有单一的标准,只看考试成绩,只与上学读书相关,让森林里所有的生灵只有一种比赛,长颈鹿、大象、乌龟、兔子、小鸟和猴子都比赛酿蜜,如此这般,挫败感、无力感、自卑感才会如此盛行。尤其是有些人,正巧不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如同让鱼儿上树,让鸟儿游泳一般,完全做不到,成了彻底的失败者......多么可怕!每个人,只需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允许每个人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而一个人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才是需要用一生来寻找并确定的。如果抛开那些攀比和被迫,静下心来想一想,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不到的就说做不到,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来做,人生会不会从此不一样?人最值得信赖、最忠实可靠的永远是来自你身体的感受。
如果你的身体感到不舒服,一定是你内在有需要关注和调整的地方。
不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觉得这个不舒服多么不重要,多么小题大做,多么过分敏感,不管他们说什么,怎么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身体感受。
身体有多放松,心情就有多放松。身体紧、心就紧。
对人最忠实的是身体,不是思想。
遵循身体的需求,聆听身体的呼唤,你就会离快乐和健康越来越近.
--海蓝博士
当我们看到快乐的时候,让我们想:“愿一切众生达到成佛至乐。”当我们看到痛苦的时候,让我们想:“愿所有众生之痛苦平息。”这就是慈悲心。~顶果钦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