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碗腊鱼想到的

窗子5年前低语声声468

从这碗腊鱼想到的


腊鱼是妈妈给我的,给的时候说过,非常硬,要我多煮一些时间再炒来吃。

之前妈曾给我几块臭掉的熏鱼,臭气很大,我洗了又洗,然后用各种香料炒来吃掉,那个晚上肚子痛到要死,就发誓再也不吃坏掉的食物。

第二天把这个决定告诉妈,顺便说:您给的时候,发现是臭的,就想着死在我妈手里,只好认了。现在,我不想这样死了,所以,请以后不要再把坏掉的食物给我,强迫我收下。

我妈幸幸地说:没有臭呀,我洗干净了,看着不臭才给你的。

她总是这样,没有勇气面对真相,就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安慰自己。

这一次的腊鱼确实没有臭,只是硬得很。等我先蒸再煮,前后搞了四个多小时,发现鱼骨头都煮烂了,肉还硬得咬不动,才明白这鱼是吃不成的。

后来,还是加了许多作料炒出来,好大一碗,闻着香,鱼肉却咬不动,真是没脾气。

人与人之间需要分享,需要交流,亲友之间更是这样,爱需要流动,物质也需要流动,互相之间常分享,基本的需求就各自都有了,同时传递的还有情感。各人把拿手的菜品交流出去,又收到别人拿手的,如此,美味也丰富了。这是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的。

可惜和妈的互动感觉却不是这样。

她总是逼着别人收下她送的东西:这些东西或是她贪便宜买来的,或是做人情买回的,或者就是人情往来得到的,反正她不需要,也不管别人是否需要,一定要强加给他人。这个他人,更多的时候是儿女。于是,收下她送的东西每每就会有许多不愉快不舒服,比如那东西是坏的食物,是不好用的物件,是不能用或者完全不需要的东西,总之,就是难受,难受得不得了。比如,她硬逼着我收下一床巨大沉重的“牛皮”床垫,夏天用的时候垫子上全是汗水,稍凉一点的时候,躺上去如同冰块,完全无法忍受,她号称好几千块钱专门为你买的。其实,是被保健品推销人员诱导,不得不买,堆在家里成负担,她需要变成人情强加给儿女,好安抚自己。总之,她给人的物件,多数都是如此这般,所以,儿女们一再表达“您不要送给我任何东西,我全都不要!绝对不需要!”,尽管如此,她充耳不闻,永不妥协,每一次见面,都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强迫,是这样说的:“我专门买给你的,很贵的东西,你一定要收下!”

虽然曾一百次拒绝过她,还是一百零一次被强迫,偶尔软弱,就会收下,比如这碗腊鱼。

我们姊妹之间也经常分享,姐姐的生活品质最高,眼光挑剔,入了她法眼的物件十有八九我都会欣赏,所以,如果是我需要的,由姐姐买了送来,都比我自己买的还好,愉快收下,彼此欢喜;妹妹一家都是大厨,她家的美食我们吃了再带走,也十分欢喜;小弟不能干,却有能干的丈母娘,还有,他交际广,见识多,也总能给姐姐们送一些稀奇少见的好东西,大家互相尊重,需要就取,不需要就不收。反正,我们之间,互动得非常愉快,既满足了物质的丰富,也得到情感的交流,以及彼此的尊重。

所以,分享是必须的,但前提是尊重和关怀,而不是为了把自己不需要的负担推给别人,还要变成人情债强迫他人接受,这样做,“给”出的越多,彼此的关系就越坏。

这些道理跟妈是讲不清楚的,因为她没有勇气面对真相。

我曾跟妈说过:在你心里,所有的物都比人重要;可在我心里,人是比物重要的,每一个人!所以,东西坏了就坏了,不能吃就扔掉,绝不能逼着人吃了受罪。还有,多出来的东西可以送人,但一定要送给真正需要的人,每一个物件,只有给到需要的人,才是对这物件最大的尊重。“有用”,不仅是人的需要,也是物的需要。

比如,有一年,我在异乡收到了许多挺好的月饼,是我不需要的,中秋节这一天,我默默观察思考“这世界上真的没有需要月饼的人吗?”发现,小区的门卫,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和送快递的小工们,想来没有人送他们这样好的月饼吧?于是,我把盒装的月饼全部拆开,各样分两块,变成多品种的小份,提出来,从门卫开始送过去,一面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一面送上月饼,收到的人全是一脸欢笑,声声道谢。那么,我是送给了需要的人。哈哈,好欢乐。

而这碗坚硬的腊鱼,就算是压力锅压,也是咬不动的,这样的东西就不该送人。

把每一件物给到需要的人,需要用心,更需要尊重与关怀。




相关文章

太痛心了!

太痛心了 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女子坠亡前称要拿命控诉遛狗不牵绳#,家属发声:盼立案】卢女士在武汉一小区内坠楼身亡,生前曾在业主群反映因指出老人遛狗不拴绳遭围堵。太痛心了!恐惧和愤怒的情绪...

教小可爱写作文

教小可爱写作文 小可爱九月就上三年级了。事实上,他只正常上了一年级的上半学期,就到了2020,下半学期完全是网课,二年级说是复课,也与从前上学有本质的区别,戴口罩,不许聚集,课程什么的都有限...

从混乱的梦中醒来

从混乱的梦中醒来 清晨,从混乱痛苦的梦中醒来,心惊胆战,非常难过。那是一个倍受欺辱,求告无门的梦。梦里的遭遇并非我在现实生活体验过的,却在他人的生活中看到过。“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遭遇也...

别怕看见你自己

别怕看见你自己 那一天老朋友许导在电话里听我说出“不养孩子养假肢”这句话,大为吃惊:假肢这样贵吗?国家没有福利吗?相识近二十年了,他第一次听说假肢带给我的身心疼痛和经济压力,内心深受震动。他...

衰老这回事

衰老这回事 还是说老。老这回事,人们多不能接受,逃避和自我欺骗被美化成“好心态”,我以为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有的态度。假装没有老,假装年轻,说什么忘掉年龄,实在可笑。老去最明显的标志是白发,...

父亲们

父亲们 青青来访,这是她的父亲严伯伯离世后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们自然说起父亲。严伯伯是杭州人,帅,风度翩翩,幽默,待人亲切,没有架子,非常可爱,这是我的印象。和青青从小一起长大的,因为我们的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