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鲁固茶馆吃藏面

窗子4年前边走边唱553

纯净鲁固茶馆吃藏面

 

这家藏式茶馆就在酒店旁边,来来回回见过几次,不知道藏式茶馆其实也是饭馆,有吃有喝的。

那天温格告诉我,这里面有藏面,很好吃的,你哪天早餐去吃吧。

这一天,很特别,去年的今日曾写过《那夜》小文,那是发现呆子半篇遗稿的感叹。

收拾好,去吃藏面吧。

进得门去,发现几乎满座,全是藏人。在前台交钱要一碗藏面,6元。

到最里面的后厨窗口去端面,加了辣椒酱,找空位,坐到了两位藏族妇女对面。她们微笑,和气,表示可以入坐。

我坐下来,一位妇女问我:要喝甜茶吗?我说:没有点甜茶。另一位妇女起身去消毒柜里取来一只杯子,用她的茶壶给我倒了一杯甜茶,说:不用点,可以喝。

她们的笑容很温暖。

道谢,双手捧过,喝了一口,好香甜。

藏面的面条类似于热干面那种,加肉汤,里面有牛肉块,味道很好,汤好喝极了。

我慢慢吃着面,喝着甜茶。一边与对面两位藏族妇女聊起天来。

原来,一位是奶奶,一位是妈妈,奶奶来送孙子上学,妈妈来送小儿子上学。

奶奶说,每天早晨八点二十送孙子到学校(拉萨第二小学),下午六点来接,晚上孙子写作业的时候很辛苦,大人叫,小孩闹,不愿意写,天天叫,好累好累。从前一个人带四个孩子都没有现在带一个孩子累,所以,只有一个孙子,不会再要了,因为太累。

那个妈妈说:现在带一个孩子比从前带很多孩子都累。从前的孩子不用管的,他自己去上学,自己回家,自己写作业。现在的孩子天天要接送,小学、初中都要天天接送,不安全了。还有写作业也要管,确实非常累。

真没想到啊,拉萨的孩子已经和内地没有区别,拉萨的家长也与内地的家长有相同的压力与辛劳了。他们不愿意多生孩子,许多家庭只生一个,最多生两个,不肯多生。

那天遇到的女菩萨也只有一个女儿,她当时就说:不生了,养孩子太累了,养一个都累得不得了,不会养两个的。

这种说法和内地亲友的表达一样一样的。

真没想到。

那位奶奶说:从前的拉萨没有这么多的车,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小孩子自己出去也很安全,现在不安全了。拉萨变化很大,和内地一样了。从前拉萨不是这样的。

我问:从前的拉萨是多少年前?

答:十多年前。

看来,呆子看到和我看到的已经不是同一个拉萨了。

唉。

在大昭寺的小店里,一位清秀的藏族小伙子也是这样说,他轻言细语,说拉萨已经不是从前的拉萨了,外面来的人太多,把浮躁也带过来。他在成都读完高中回来的,汉语非常好,但他不愿意在内地生活,还是喜欢拉萨,他说:这里生活节奏慢,人也舒服。

在大昭寺的几家藏族人开的小店买过东西:水、小食物、盖饭、饰物,发现价格相当公道,并没有在别处景区那种价格离谱的情况,竟是实实在在的感觉,有点意外。

拉萨还没有完全内地化,还有信仰的慢节奏的生活,与藏人交流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那种温和善意,低声,关怀,很舒服。

但城市的整体样貌以及社会生活中某些部分已经全然内地化了。

只待了这几天,还不能深刻了解拉萨。

可是,已经非常喜欢拉萨本地人,还有拉萨的蓝天白云和寺院,以及共享电动车。因为有共享电动车,我的出行就方便很多,如同长了健康的腿,可以自由穿行在拉萨的大街小巷,去到每一个角角落落,这一点对于我,太重要了。

拉萨,已经不是从前人们传说中的异域和浪漫所在,但依然有深刻的不同在深处,需要远离旅游团,远离外来人,参与到本地人的生活中去,才可能慢慢发现。

 

 

 

 

你的时间和情绪

不是用来浪费的

是要花在那些值得的人身上

花在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上

--海蓝博士

 

我们所经历的最大的不幸,莫过于让宝贵的人身空空而过。 --法师

 

心里有慈悲,不会让别人吃亏,自己也不会吃亏。 --法师

 

 


返回列表

上一篇:西藏游总结

下一篇:策门林寺

相关文章

芳姐和王子的故事

芳姐和王子的故事    芳姐是湖南新化乡下的妹子,因为家贫,小学都没有毕业。十几岁就去深圳打工,做过很多事情:卖衣服,去发廊店打工……,总之干一行钻一行,总能从打工妹变身小老板,学...

一日拜四寺

一日拜四寺 实在是意外。原本只想拜“塔院寺”的,那大白塔在马路上就可以看到,感觉在不远处,决定朝着那方向去,去绕大白塔。走着走着,就失了方向,视线所及看不到白塔,问了路人,指示继续朝这个方向...

假肢带来的意外体验

假肢带来的意外体验 穿假肢的历史已经长达39年,记不清换过多少双假肢了,前些年平均3年一双,现在穿的是质量最好历时最长的一双,长达8年了,期间,已经更换过两次重要的部件。粗算也穿过十多双。最...

哲蚌寺拜佛

哲蚌寺拜佛 从前不晓得这里。来拉萨才知道,色拉寺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色拉寺因辩经闻名,已经去过了。温格说,哲蚌寺一定要去的,如果不去就等于没有到拉...

这样送礼得罪人

这样送礼得罪人    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就得罪她了。她们是朋友,是那种互相恭维的朋友。她们相识于四十多年前,互相还算欣赏,都有点儿小资、文艺范儿,不常见面,见面的时候说说笑笑,...

奔向五台山

奔向五台山 真是一波三折啊!拜佛之路非坦途。无论如何艰险,都值得!在大同的时候,客栈老板说:一定要去五台山啊,那里更好,比大同好多了。啊!五台山在不远处了?好多年了,上师带领北京的弟子们年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