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佛信佛修行说开来
从学佛信佛修行说开来
冷月姐发来一篇头条的文章《只学佛学的人和信佛教的人有什么不同》,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满文的偏差错乱,那笔者说:“有很多人一开始只抱了学习佛学的目的,因为没有分清楚佛学和佛教的界限,以致于信佛学误入了佛教,信佛教又不规范,反而弄巧成拙,招来不好的果报。”这种莫名其妙的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完全不知所云。
他在文章开篇说道:佛学和佛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他认为佛学是哲学,佛教是宗教。他说,哲学可以是无神论,宗教必须是有神论。又说,入了佛教,就得经常去寺庙拜佛什么的。
并非如此。
佛教并非有神论,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并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要大家去膜拜,学佛修行只是为了把每个人自身原有的佛性找到,消除贪嗔痴慢疑这五毒,获得慈悲和智慧,从而觉悟,了知生命的真相,成就不烦恼的人生。
修佛的人,也不必经常去寺庙拜佛什么的,修行的方式很多种,最重要的是修心,就是修一颗慈悲智慧的心,至于用哪种方式,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古有不识字的老妇,就在家里煮饭烧菜,一辈子只会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因诚心念佛,最后得了成就;今有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人,并非佛言佛语佛事,只要有正知正见正言正行,依然可以增长智慧,积累慈悲,成就功德;还有因种种原因无法去寺院拜佛的人,就在家里修行,诚心诚意,依法修行,知行合一,同样可以觉悟。
他又说,学佛是为了增长智慧,信佛只为自身积累功德什么的。学佛和信佛彼此并不矛盾,也不必如此区分,学佛可以增长智慧,也可以积累功德,信佛的人同样如此。只要有正知正见,信佛的人当然要学佛,无论以何种方式修行,最终都是为了觉悟。
所谓佛学,是了知佛教的理论,而信佛,就是践行佛理佛法。好比说,了知佛教理论的人,如同把成佛路径的地图全部看懂背熟,而践行者是沿着那地图的路径出发,一路前行,一直走到成佛的彼岸。而背熟了地图,却一直不起步向前走的人,永远也不能到达彼岸。所以践行才是根本。
修佛的核心是践行,就是把知道的佛理用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知行合一,去实践,去体验,去修正自己,最终觉悟,成佛。
最荒谬的是,他居然说:学佛学就算学错了,理解错了,对自己的运势没有影响。如果入了佛教,没有遵守教规,会受到严重的果报。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了。
佛教的根本是因果法则,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是否有佛教徒这个标签,因果都是真实不虚的,所谓善恶有报。不是佛教徒,种了西红柿也不会长出黄瓜来,有佛教徒这个标签的人,也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会因为拜佛而改变因果,只会因行善得善报。
所以,佛学也好,修佛也好,或者完全不懂佛学,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无论是不是佛教徒,善恶有报,是真实不虚的。
一个完全不懂佛理,不通佛学的人,写文章教别人是不是要学佛,实在是南辕北辙,相去甚远,误导众生,非常不好。
所以,写此小文,勘误纠偏,表达观点。
阿弥陀佛!
扎西德勒!
每个人向佛菩萨求的都是结果,
但要知道过程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法师
无常是修行人的密友,它时刻提示我们保持警醒,并且给我们以鼓励和希望。无常意味着凡事都有改变的可能。不管我们以前犯过多么大的错,也不管我们现在有多么愚昧无知,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就可以清净过去的罪业,逐渐不再迷惑。——希阿荣博堪布
别人心中隐含的功德,我们在没有证得他心通之前,根本无法现量见到。有些人的言行举止,尽管看起来不太如法,但实际上,他内在的功德,说不定如海一样广大。所以,我们对谁都不应轻视与傲慢。——法王晋美彭措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升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