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回事
读书这回事
确实,这辈子受益最多的还是读书。
这一生,有许多幸运,最幸运的是爱读书,读书的味口没有在求学的时候败坏,幸亏那时候没人强迫我读书,我这样逆反的人,如果被强迫,一定会成为痛恨阅读的人。所以,最大的幸运是:那时候的家长顾不上管小孩:)
从小就是一个痛苦的儿童,为什么活着这回事,对于我一直是个问题。
一直没找到引领的人,师长里都没有,很多年没有朋友,一直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交流的人。
就这样一头扎进书海里,太幸运了!一开始读的就是世界名著,那是残疾之后,一个又绝望又痛苦又别扭的少女,不知怎么活下去,却知道世界名著值得一读,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忏悔录》(卢梭)、《波斯人信札》、《包法利夫人》、《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神曲》、《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浮士德》、《简爱》、《名利场》、《小妇人》、《多余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童年三部曲》、《怎么办》、《复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太多了,总是被某些句子击中,其实真正懂得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可是太喜欢读这些书了,就是囫囵吞枣一通猛读,速度快极了,平均两天就翻完一本书,一周至少读两本以上,摘抄那些击中我的句子,写完一本又一本的摘抄笔记。这样的阅读一直到大学毕业,到工作之后的前几年,都有许多摘抄的读书笔记写满本子。
细细想来,再没有比读书带给我快乐更多的事了,这是和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交流的最好方式,就这样穿越时空,和来过这个世界的最优秀的人,最有智慧的人交流,阅读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曾经思考的一切,确实太幸福了!这是多大的福气啊!
终于决定要活下去了,开始了更疯狂的读书,城市有两个大的图书馆,每周至少各去一次,一次各借两本书,这样借读十年之久,那是一段太美好的时光,沉浸在书里,逃离现实的粗鄙,总觉得自己不在现场,只在书里。那时候内心的欢乐与痛苦多与手中捧读的那本书相关,无人诉说,所以我突如其来的某句话,其实是说给书中人的,在现实生活里,无人知晓。
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就是这样。
后来,我和呆子加上冷月姐夫妇,分别是40后、50后和最年轻的我60后,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四个人,我是其中唯一小地方小户人家的小女子,为什么四个人交流得这样好?为什么我和他们之间总感觉心灵无障碍?为什么可以平等、尊重又自由的相互理解?我们曾探讨过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中有一条:因为我们四人都热爱阅读,都曾有过长时间阅读世界名著的时光,尤其是启蒙运动之后的那些巨著,是我们共同的热爱。人人生而平等、人与人相互尊重,对人性的了解,对人的关怀,人道的精神,是我们的共识。
只有阅读是时代和地域无法阻隔的,无论我们生长在哪里,只要可以阅读经过时间检验留存下来的最好的书籍,向那些最优秀的人学习,和人类最智慧的心灵交流,都可以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超越时间地域的人。这是我的感慨。
读过去的经典,可以启迪现在的生活。许多正在经历的人和事,都可以在经典名著里找到清晰的对应,没有一个人一件事在历史中不曾出现过。因为有些东西是超越时代、地域和文化的,比如人性,人与人的关系,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几千年过去,我们住的房子和穿的衣服不同了,而人,还是那些人。
2020年以来,世界仿佛不同了,如果我们穿越时空,到历史长河中去探寻,发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早就发生过,没有不同。
4月23日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生日和祭日(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1616年4月23日还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三位大作家的辞世纪念日。所以,这个日子特别有意义。
今年的读书日,我又翻开这辈子读过最多次的那套书《约翰.克利斯朵夫》,继续写书中的人物笔记:于第斯、高兰德、杜西妮、罗荪太太、奥里维......
想起有一年,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女友对我说:学位终于拿到,再也不用读书了,我要把所有的书全扔掉!
听了她的话,我大吃一惊!天哪!她得多痛恨读书呀,就算博士学位拿到了,却败坏了读书的味口,多可惜啊!
而我,只要活着,就会一直读下去。
因为再没有什么比读书更美妙的事了。
谁要是写出全部细节——那就失败了;必须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天才即在于此。——(俄)屠格涅夫
做人应当老老实实;写文章不应当老实;要锐利,有风格,有力量。——老舍
创作——这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苏)高尔基
ᴹᵃʸ ʸᵒᵘ ᵇᵉ ʷⁱᵗʰ ᵉᵛᵉʳʸᵗʰⁱⁿᵍ ʸᵒᵘ ˡⁱᵏᵉ.
祝你和你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一个能够常常发愿,希望別人拥有快乐远离痛苦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一颗可以发愿的心,是广大无私的。 ———宗萨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