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苦日子
过苦日子
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除了过苦日子,你没有别的选择》,感觉有一句话被人说出来了。
事实上,近期在多地发生的事情,隐约听见的呼救和哭泣声越来越多,许多非理性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正在不断发生,年初家人在魔都的经历令我惊异万分,随即惊恐,随后是止不住的胡思乱想,千万种担忧无非是生存的“安全感荡然无存”......
早在四、五年前就不断问我以为“厉害的人”:“会没有饭吃吗?”开始大家都笑我担心得多余,后来冷月姐夫回应说:“叫窗子放心,撑不死她,也饿不着她。”我大笑,回应:“哈哈,那就放心啦!撑死是从来没想过的,只要饿不着,就啥都不担心了。”
对于我,只要吃得饱穿得暖,无所谓钱多钱少。
到了2020下半年,冷月姐说:“现在真需要囤点儿食物了,姐夫说,都是窗子叫出来的~~:)”
那时候我最早囤的粮已经超过两年贮存期了......
人各有命,这话我信。
同一个地方的人有共业,这话我也相信。
人这一辈子,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我理解这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走运和背运的时候。不可能一直好运,也不会一直走背运......
年近花甲了,还不曾挨过饿,从来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体验,比我早生十年的呆子,就有过长时间挨饿受苦的经历,听他讲起那些往事,虽然是说笑,也听得心惊肉跳,感觉可怕!
从前,有一种糊涂的认知,相信社会是越来越进步,世界会越来越好,父辈们经历过的磨难,再不会重来,我们和后辈一定不会遇到。
失去呆子之后,才发现世界不是我以为的样子,社会的发展并不一定越来越好,人类的发展也并非一直向前......
直到亲身体验了一些异常的事情,全是原以为“绝对不可能”的--都在一一发生,和书里写的一模一样,甚至更可怕!这才惊恐起来......
看来,从前不曾体验过的感受都有可能遇到,最害怕的事也有可能发生,包括吃不饱饭......
所以,就向“有水平的人”请教,不断问那句傻话:“会没有饭吃吗?”
然后读到这篇文章:《除了过苦日子,你没有别的选择》。
文章里说:“失业者越来越多。刚毕业的百万大学生也加入失业者行列,求职越来越难。
但是,有些人可能失业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现在,我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优秀,首先是看他能否做到‘自食其力’。如果一个经过16年、甚至19年学校教育的人,竟然在20多岁的黄金年龄无法自食其力,挣钱不够自己花,甚至指望低学历的父母帮他买房。很抱歉,我不会认为这种人足够优秀。
未来的日子,他们内心都会很苦。
他们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个人才,理所应当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是现实社会中,他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只是个经常啃老的寄生虫。”
文章的作者认为,时代已经变了,年轻人不应该拒绝低薪的工作,只要能养活自己,什么都应该做。
我同意他的观点。
养活自己是第一位的,其余的,都可以放下。
问题是,不只是年轻人,年长而生活没有保障的人更多,面临的生存困境更严峻。老龄化、没有退休金的农民,是占人口比例更大的部分......
这不是杞人忧天!
曾经笑我的亲友已经沉默,看得出来,也在担忧中:失业的孩子和生意破产的亲戚,家庭收入都在减少,怎么办?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先生当年的问题,我曾在近十多年里以此为标题写过两篇小文,那时候只是隐约的担忧,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准备过苦日子吧,除此而外,你别无选择。
巴菲特89岁生日,CNBC 独家采访,他分享了人生的六条建议:
1.婚姻是一生最重要的决定
2.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3.和高尚的人交往
4.为你尊敬的人工作
5.忽视投资中的噪音
6.成功更关乎于爱,而不仅是金钱。
一个人的水平,就是他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吉米·罗恩
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阿甘正传》
允许好运发生,你会摆脱现在的困境。--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