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渡边淳一临终遗作有感
阅读渡边淳一临终遗作有感
渡边淳一,是日本著名文学大师,国民作家,以写情爱小说著称。代表作《失乐园》广为流传,引发巨大反响,并相继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他的最后一部书是自传体散文《我永远的家》,在他死后出版。
他生于1933年,死于2014年,享年81岁。
他一生共发表作品130多部。自称是男女小说。他也是弃医从文并成绩卓著的一位作家,30岁就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他,35岁弃医从文,专职写作。而他的临终遗作《我永远的家》,只有12万字的自传,用简洁的笔墨回顾了自己从出生到大学期间的人生故事,文笔清新,读来轻松愉快。
他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家庭氛围温馨和睦,充满爱与欢乐。他出生百日时,母亲请算命先生占卜未来,算命先生说:这孩子唯一需要当心的就是“命犯桃花”。果然,他这一生桃花泛滥,并成为著名的情爱作家。
令我意外的是,生于1933年的他,出生的时候日本就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到1945年日本战败,正是他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他的回忆里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战时困境。(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东三省;1937年7月7日,中日全面开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投降。)
战火1945年才烧到日本本土,从他的回忆里看那时候的日本,许多细节并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他的故乡北海道没有战火。他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约1941-1942年),由于战争,日本的粮食供应越来越困难,他们家主要以“喝菜粥”当饭,各种所谓的“代用食品”广泛应用,这就是他经历过的最艰难的生活(远远没有中国百姓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深重)。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接收到的政府消息全是日本军队“势如破竹”“无比神勇”,身为小男孩儿,自然崇拜英雄,直在心里赞叹“好厉害......”
1945年,日本投降前,他们家已经移居到札幌,常常会躲进防空洞。这时才依稀传来消息“大势已去”......
直到8月15日中午,他们一家收听了日本天皇的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他问母亲:“日本战败了吗?”母亲静静点头,什么都没说。
年仅12岁的渡边淳一开始思考“战败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问题他思考多年,最后形成了反战思想,也在这本临终遗作中有所表达。
日本投降之后,过了不到一个月,美军空降北海道,占领军来了。大家一直担心占领军是苏军,他听大人说过,苏军又穷又凶残,把日本人所有的东西都抢走并且无故杀人。
而他所见到的美军,是稳重和绅士的。慢慢的,他对母亲说“没什么可怕的嘛!”,因为发现美军士兵爽朗大方,总是开开心心的,和他们在一起的日本女郎看起来也是开开心心的。
他们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坏,反而越来越好。战败第二年,渡边淳一升入中学。
关于二战时的日本,我有几点意外:一是并没有战时那种混乱和悲苦;二是他们家的生活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他甚至常常可以吃到很贵的香蕉;三是日本战败之后,他们也没有遭受我想象中的被压迫和被污辱;四是当时日本的军国政府传递给国民的消息多是虚假信息,国民是被军国政府愚弄的......渡边淳一当时只是一个小学生,他的战争记忆却没有多少恐怖的事,他的学习居然也没有受任何影响,这一点,也令我意外,他就这样一路学下来,初中,高中,考上大学,成为医学生......
总之,他的反战思想我非常认同。
渡边淳一(わたなべ じゅんいち,1933年10月24日—2014年4月30日 ),出生于北海道上砂川町,日本当代作家。
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196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65年,凭借小说《死化妆》获第12届“同人杂志奖”。1969年,由于对医疗事业的失望,35岁的他弃医从文,开启了职业作家之路。1995年,发表长篇小说《失乐园》,在日本引发了“失乐园”热。2014年4月30日,因前列腺癌在位于东京的家中去世,终年81岁。
渡边淳一的作品文字简洁、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深沉含蓄,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他用医师独到的眼光,剖析人性,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其中有日本独特的作家发展倾向存在。而他的医生小说紧扣人的生死主题,体裁具有真实和新颖的价值,成为日本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存在。此外,他的情爱小说不是普通的通俗靠说或大众泛文化方程式文学的翻版,而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存在性和现实性。(《日本现当代著名作家及作品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