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生活出三世的精彩

窗子3年前书籍们1411

让一生活出三世的精彩

 

她叫张喜英,甘肃天水人,197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并留校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中央电视台讲授计算机课程百余集,出版计算机书籍7种。1990年应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属下做软件工程师;1997年技术移民加拿大多伦多,在国际金融数据服务公司做系统分析员。自幼喜爱文学,有写作习惯,2020年8月结集出版了散文集《让一生活出三世的精彩》,由线装书局出版。

在一个小视频中看到张喜英讲述自己移民的故事,马上就被她吸引了,她的表达准确简洁,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分寸感极好,令人信服。听说她出过自己的书,到网上查找,果然,手上就有了这本书。

这个阅读过程不仅是喜悦,还非常给人力量。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故事,充满了奇迹的人生,太令人愉悦了。她总说自己幸运,而我看到的是真实不虚的“善恶有报”,她是一个非常务实努力,谦逊踏实,又无比感恩的人。而她的人生故事,正如我们期待的那样:认真踏实努力付出,就会有美好的生活。这个知行合一的优秀女子,七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在北京生活的时候也算精英人士,工作努力也有成绩,因为儿子的教育问题,一家人决定移民。机会只对准备好的人有用,他们一家的故事就是这样。她聪明活泼好动的儿子在北京一流的小学被劝退时,校长咆哮说:我告诉你,你的儿子一辈子不会有出息!后来,她的儿子在加拿大成为最好的学生,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供职于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成为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他们一家人的故事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他们代表的是优秀务实的精英人士在这个时代可能拥有的美好生活。

她的文字感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青年的风格,有点文艺腔,但也朴实无华,真切可信。还有理科生的特点,叙事条理性强,细节精准,数据严密可靠。

她在清华教书的时候,儿子上了北京的小学,没想到,父母都是学霸,儿子只因为活泼好动,成了老师们无法容忍的“坏学生”,一次次找家长、严厉批评,完没完了的“教训”,孩子好动的特点无法改变,那个学校再也不能容忍这样的学生,逼着孩子退学,当母亲的痛苦不堪又无能为力,想尽办法求人,终不能使儿子得到正常教育,她这才动了“移民”的心......机缘巧合,孩子的爸爸先得到一个到新加坡工作的机会,她去探亲,尝试求职,立马也得到一个机会。为了儿子,他们举家移居新加坡,夫妻俩各有一份高薪的职位,在新加坡买了自己的房子,生活得相当不错。遗憾的是,她的身体适应不了热带的气候,湿疹非常严重......1996年,她从同学那里得知,用技术移民的方式去加拿大很容易,就试着填报了一份申请书,没想到仅四周就得到了面试的通知,简单的交流之后,听到了外交官的一句话:Welcome to Canada!(加拿大欢迎你们)。两个星期后,收到了使馆寄来的Landing Paper(加拿大永久居民证件),可以一年内登陆加拿大。

这一切简直太神奇了,所以她一直说自己好运。

更神奇的是,当她到达多伦多,发现那里的风景是她曾在一张画上看过的,那里的风景、气候、人文环境以及城市风光全是她最最喜欢的那一种:天堂一般的景象和生活,她爱要命,感觉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天堂里......

她在“加拿大的诗与远方”一章中,写出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我的邻居是一个天使”、“我身边的白求恩”、“善良宽厚的加拿大人”、“铺满爱的雪原小径”......

她无比感恩,认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里,是因为很多前人的付出,是他们打造了如此美好的人间天堂。所以,她也尽己所能表达善意,回馈社会,常常捐赠......

她还写“美国往事”、“走遍世界”,把她三世的精彩尽情表达,令人欣喜欢乐----我从来相信人与人的关连性,她仿佛也替我活出了梦想的人生,那么广阔、美好、自由、安宁、平静......那正是我期待而无法体验的。

只要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有人这样生活着,对于我,就是安慰。

至少有人可以活得像一个人,可以生活得如此美好幸福,对于我,是深深的安慰。

祝福她和她的家人,还有像他们一样自由生活着的人们。祝福他们永远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当我们努力使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好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更好。”——保罗•柯艾略

 

没有邀请的意见和建议,

要么是对他人的冒犯,

要么是自以为是。

--海蓝博士

 

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苟且,这就是爱情和艺术。我总觉得你我应当把生命视为一场冒险,应当让宝石般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烧。做人就应该冒风险,应该赴汤蹈火,履险如夷。--毛姆

 

要知道以后的路,那就不叫人生了,那叫认命。--刘同

 

 

 

 

 


相关文章

奇妙又美好的人生

奇妙又美好的人生    在庸常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看到光。    有些不一样的人和事,助我们看到生命之光——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奇妙不凡,生命,有各种可能性。&n...

最多情的父亲

最多情的父亲--阅读《叩叩》 周国平先生文革前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是文革后最早的哲学博士;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他...

两本书

两本书     这两本书读得我特别感慨。    《我这九十年》是任均口述,儿子王克明执笔写成的革命家庭的私人记忆。是1920-2010年,历...

阅读石评梅 ——我青春的见证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当我应该是青春年华,却不曾感觉到青春;当我人生过半,回首往事,也曾沮丧叹息:我度过了没有青春的一生。如果说青春是火的热情,是水的畅快,是花的明媚,是月的柔情,...

近来的读书感受

近来的读书感受 我是一个非常容易掉进书里的人。比如这辈子从来不曾读完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任何一本书,不是不喜欢,不是不想读,是读不下去,最多的一本也只读到三分之一,就压抑恐惧到透不过气来的程度...

阿达--混乱的青春

阿达--混乱的青春 少年的克利斯朵夫进入人生混乱的阶段。童年的梦已经醒来,元气充沛的肉体自己也不认识,那些混乱又疯狂的欲念困扰他,他被自己吓坏了,不知会做出什么样可怕的事来。沉重的人生负担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