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社会和现代社会
丛林社会与现代社会
丛林意味野蛮,现代代表文明。
野蛮与文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是写在前面的话。
近来,常有丛林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比较之说。
何为丛林社会,丛林法则来自自然界,基本特征就是“弱肉强食”。其实,人类在早期尚未开化之前,跟其他动物一样,面对并遵从这样的法则,维持着艰难的生存。
“弱肉强食”是丛林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社会,叫作丛林社会。
反之,文明社会对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关爱,弱势群体在文明社会可以得到平等的生存发展机会。
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是以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为核心,而丛林社会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社会的低级形态。
简而言之,丛林社会遵从自然法则,强者才能生存;文明有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弱者也有生存的机会。文明社会是高于丛林社会的人类社会形态。
因此,从丛林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无论强者还是弱者,都希望生活在文明社会,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强者和弱者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强者也不必用尽全力争夺食物,在生存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兴趣,使生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另外,强者和弱者并非固定不变,譬如人都会有生死病死,每个人都会有进入弱势者的阶段,如果每一个弱势者都得到很好的照顾,那么人人都会有安全感,强者也不必为了老病担忧,在文明社会里,无论此刻是强者还是弱者,都不必为生存担忧,都有机会发展自己,强者也不必害怕变成弱者,相信这样的社会是人人需要的。
何为契约精神和什么是规则意识?
契约精神,简而言之就是言而有信,建立信任机制。在经济生活中,依合同办事,违反合同的人会被重罚,遵守契约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在社会生活中,也以契约为前提,制定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则。
规则意识,就是人人守法,以法律为规则。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道德。
在此前提之下,强大不代表是对的,弱小也不说明是错的。大家依照规则行事,无论是谁都得守法,违法者依法处置。而丛林社会相反,强大就是对的,弱小就是错的,别无道理。
譬如不能醉驾,这是规则,醉驾者必须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他是谁。在文明社会里,无论他是巨富高官还是流水钱上的工人,醉驾判同样的刑;而在丛林社会,强者可以开着车横冲直撞,不会有罪,而弱势者却不能这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从丛林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是一种必然。
而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善待弱势群体,让老弱病残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譬如更好的无障碍设施,弱势者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以及相关配套的法律。
例如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重度残疾者霍金,因为得到了求学、就业等一系列权利,并且有相应的无障碍环境,他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为世界创造顶级的科学财富----他的研究成果。如果没有相应的权利和社会环境,就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他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也无法创造社会价值。
霍金的成就,证明弱势者在文明社会里可能发展的高度。
想起北大物理系毕业的罕见病人李虹2014年在我的镜头前叹息:“如果有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我或许会是第二个霍金,本来可以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不是社会的负担!”虽然他已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作为深圳杰出人才奖的获得者,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如果有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他最想做的工作还是物理科学最前沿的研究......
想到这些,又要泪目。
我们的文明发展之路依然漫长......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悲惨人生中的两个避难所,一是音乐,二是猫。
—— 阿尔伯特·史怀哲
不是每个游荡的人都迷了路,或许他正在追逐一个你无法想象的梦。——《小丑》
人需要三种爱:爱自己、爱别人、被人爱,缺少其中的任意一种,生命都不会完整。--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