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情的父亲

窗子3年前书籍们348

最多情的父亲

--阅读《叩叩》

 

周国平先生文革前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是文革后最早的哲学博士;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他多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哲学研究著作,更多的是散文和随笔,其中有纪实作品《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宝贝,宝贝》以及刚刚出版的《叩叩》。

妞妞、啾啾和叩叩分别是他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读妞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本薄薄的小书读得我泪流满面,被深深感动--一个充满了爱的无助的父亲,面对幼年重病不治的女儿,那种极端的爱恋不舍,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深情,没能留住可爱孩子的痛彻心扉,文字感人至深,深切动人。

读到《宝贝宝贝》的时候已经是新世纪了,那是周国平先生再婚之后得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啾啾,这本厚厚的书记录了许多啾啾无比可爱的童言稚语,书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的气息,多么美好的人间故事--最痴情的父亲有了一个最可爱最聪慧的女儿,这个父亲还是位大作家,女儿的点点滴滴被详尽纪录、精准解读,读来令人欢喜畅快,幸福的味道充满字里行间,也充满阅读者的心灵,那是无比美妙的阅读时光。最喜欢看到幸福的人和幸福的生活,还有无比美好的人就该有幸福的生活----这才是上天有眼、人间有爱呢!

知道叩叩也有几年了,那是读到周先生和夫人郭红博士分别写的育儿文章,知道他们在女儿啾啾之后又有了一个儿子叩叩。叩叩和姐姐啾啾相反,非常不适应现在的应试教育,整个成长过程相当艰难,对教育最有研究的父母,一家子全是学霸的人家,有那么多的体谅和爱,用了许多的办法,眼看着叩叩在学校痛苦不堪,最有能力的父母也深感无力......这一切,再一次令人震惊,很想知道,叩叩是怎样的孩子?他的困境如何解决?

2022年4月,25万字的周国平新作《叩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第一时间订到了周国平先生签名版,开始喜读佳作。

这是一本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的书,每读几页,都会欣然一笑,太多的欢乐和感动----好一个多情的父亲啊!周先生得叩叩的时候已经年过花甲,他本来就是充满爱的男子,更何况是六旬之后有了唯一的儿子,那种爱怜的心情,而且他还是一位对教育极有研究、对人生充满深刻思考,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极其善良有爱的人,他对叩叩的爱,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父亲对儿子最深切的爱,还有最动人的表达--所以叩叩有时会故意欺负爸爸,因为他知道,爸爸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人性有一个特点,就是欺负爱他的人,因为知道永远不会被这个人伤害)

叩叩实在是一个聪明至极的孩子,有慧根的孩子,他常能说出一些极其智慧的话,哲学家的父亲也每每震惊,他写道:“这个孩子温和,善良,有内涵,我太喜欢他了。”

他还说:“无论如何,教育让一个聪明孩子如此痛苦,一定是出了问题。”

他收录了叩叩幼时写给圣诞老人的信,那是多么好的文章,表达清晰准确,有礼貌有分寸有尊严。这个孩子进了学校,居然是一个语文成绩不好的差生,最差的是写作文,常常被退回重写,多次重写仍不能过关,叩叩苦不堪言,身为作家的父亲也无能为力。因为“面对一个题目,他往往想不出该写什么。那种高大上的题目,我也想不出该写什么。”天哪!

写作不是心里有话要说么?没话找话,硬写,连大作家也做不到呀。

“三年级开始,他格外厌恶上学,抵触做作业,也不肯接受我的辅导。平心而论,无论课文的内容,还是练习的方式,都相当无趣,他不可能真正喜欢,我也只是耐着性子勉为其难罢了。总之,直到小学毕业,在语文课上,他仍是差生或准差生。”

“在写作上,我最看重三点,即内容要真实,表达要准确,文字要简洁。实际上是这样引导他的。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逐渐学会如何选择素材和把素材变成文字。”

或许那些高大上的题目让他无话可说,所以无法表达吧。

虽然现行的教育制度令人无语,可儿童们在一起自有其乐趣,叩叩和小A的故事,还有他喜欢的小L的故事读得我捧腹大笑,真是太好玩儿了。这个多情的父亲为宝贝儿子第一次约会不幸落空感叹,只顾着心疼宝贝了:)

哈哈哈哈。

叩叩曾这样评论学校:“它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像普通人一样。”接着说:“杨豪没有。”我说:“所以被认为是差生,是吗?”他点头。周先生写道:“三个差生中的另一个男生杨豪,也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如此说来,凡是一派天然未被驯服的孩子就是学校的差生了。

此书只是点到为止,真是准确深刻!

“一个阳光灿烂的孩子,在校园里陷入了孤独,在同学中成了异类。因为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有形无形的歧视无处不在。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威力无穷,同学们都会受其支配,自觉不自觉地歧视所谓差生。可是,我的宝贝怎么是差生了?他的善良、单纯、开朗、乐于助人不是宝贵的优点吗?他的数学和绘画禀赋都不算一回事吗?为什么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因为自己的优点享有荣耀,拥有快乐和自信,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呢?”

这是周先生的天问!

也是我长久以来的问题。

“这个阳光男孩本应快乐地生活,现在却每日都受苦,我心如刀割。”父亲心疼不已却无能为力。

这位最懂教育的父亲愿意做一切能为儿子做的事,甚至帮儿子写检讨,可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严重固化、落后的社会环境里,却收到相反的效果。但儿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父亲无条件的爱,他会和父亲说笑,然后释怀。

周先生写道:“我实在太爱这个孩子,他性格好,开朗,温和,友善,有主见,讲道理。即使在学习上遭遇了很大的挫折,这些可贵的优点仍然完好无损,未尝不是得益于我们给他的宽松的家庭环境。”

如果把应试教育譬作一座牢狱,他们夫妻决定不做狱卒,要做儿子的难友,与他一起受难,共同克服学习的困难。

他在守护和祝福里说:“他未来的路还长得很,我不做论断。也许未来某个时刻藏着一个奇迹,也是说不定的。如果他未来有一个平凡的人生,我坦然接受。我相信,良好的天性是他的守护神,他仍会是幸福的。”

我总是想,凡事都有上天的美意。

周国平儿子叩叩的困境与他们一家人的协力面对,或许就是为了让更多在应试教育中倍受打击的家长和孩子们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减少焦虑,共同面对而不是相互指责;也让更多人看清问题所在,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案,合力改变这个死循环,改变这种“一刀切”的分数至上的病态评价体系。

阅读《叩叩》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有一些思考,更多的是感动。这位最多情的父亲带给读者的依然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意。这样的书,值得认真阅读。

 

 

 

 

 

 

对人慈悲,就是让别人有路走,而整个世界是个生命共同体,让别人过得快乐、自由、有希望,最终一定也会利益自己。所以,慈悲不仅能利益别人,事实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我们能常常生起慈悲心,对所有人都会有帮助的。——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能力与梦想相结合才能创造奇迹!--旅行家

 

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

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

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 毕淑敏

 

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女王

 

 

 

 


相关文章

可怜又可厌的洛莎

可怜又可厌的洛莎--《克利斯朵夫》中的人物 如果洛莎没有对克利斯朵夫动了爱情,就不会发现自己的丑。可怜的洛莎。洛莎是克利斯朵夫母子搬新家后房东的女儿。她家有父母和一个弟弟加上外祖父,三代五口...

有琴一张

有琴一张 读资中筠先生的音乐自传,非常愉快,又令我生出许多感慨。第一个感叹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爱好,爱好带给人生的乐趣是无法度量的,尤其是在人生艰难和年老时,有爱好的人会有无穷的乐趣,那...

两本书

两本书     这两本书读得我特别感慨。    《我这九十年》是任均口述,儿子王克明执笔写成的革命家庭的私人记忆。是1920-2010年,历...

阿达--混乱的青春

阿达--混乱的青春 少年的克利斯朵夫进入人生混乱的阶段。童年的梦已经醒来,元气充沛的肉体自己也不认识,那些混乱又疯狂的欲念困扰他,他被自己吓坏了,不知会做出什么样可怕的事来。沉重的人生负担早...

奇妙又美好的人生

奇妙又美好的人生    在庸常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看到光。    有些不一样的人和事,助我们看到生命之光——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奇妙不凡,生命,有各种可能性。&n...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因与三位北大女生对谈成为热点人物。上野千鹤子是谁?度娘说,她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日本女性学、性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引领者及理论学家,东京大学名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