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注定悲惨的人生

窗子3个月前书籍们61
如果不是跨国购买了几本她写的书,这样的文字我是读不下去的,也不肯读完。因为千山万水的买了来,算了,还是全部浏览一遍吧。

就是这样读完了虹影的三本书,《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和《53种离别》,我想,她是用写作来疗愈自己吧,可惜,这样的写作肯定无法办到,因为太混乱了,她的家庭,她的生活,她的内心和她的人生。
太混乱了,她没有健全的头脑和健康的精神。
虹影,重庆人,生于1962年,是母亲的私生女,因此令家人和她背负一生的耻辱。她在艰难中成长,是最贫困的底层家庭,不仅缺衣少食,也没有理性的教育。她的家庭充满困苦和丑陋,令人不愿直视......
虽然她有美貌、才情和努力,可惜坏的生活令她心灵残缺,是那种无法弥补的残缺,所以,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遇到的和找到的也全是心灵不健全的人,于是互相折磨,互相伤害,把彼此的人生都搞得更加混乱不堪,无论她在哪里生活,都像生活在人间炼狱......
她的笔下,她的家人是一群被残酷命运摧残的人!
她的文字和她的生活,她的人生故事,我只想快快读完,赶快结束,感觉非常不好,读完之后,得快点地把眼睛和头脑都清洗干净,把这种的文字带来的丑陋和不堪洗涮掉,赶快忘掉,不想留下一点痕迹,因为太难受了。图片
无论她写得多么文艺,我感受到的都是:苦难、悲惨、丑陋、愚蠢、混乱......这是一群完全没有理性的人,对,就是非理性。
关于理性,我有自己的理解:理性就是做一个利己的决定;非理性就是做一个不利己的决定;智慧就是做一个利人利己的决定。
而她和她的家人,她笔下的人,全是非理性的,他们所做的,永远都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苦难更加悲惨的事情,这太可怕了!
他们冲动,没有理智。会突然做出特别可怕的事,灾难一个接着一个,永无止境,令人绝望。仿佛只有动物本能和狂乱的冲动,太可怕了!
他们做事情永远没有分寸,也失掉了做人的分寸,所以乱七八糟。
更深的地方,我看到他们的命运,那种业力深重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麻烦,注定的不幸,越折腾越不幸,还特别能折腾爱折腾......
虽然她美丽,有天赋,有才情,还努力,还有力量,敢于冲破重重障碍,却注定没有幸福,因为她的心,是残缺混乱的......
是的,有些苦难是时代的,可也是个人的,无论时代是好是坏,无论生活在哪里,她笔下的人物,总是在苦难中,令人窒息的苦难,永无救赎的悲剧......
如果她找到信仰,或许有救赎的希望,可惜,她却没有信仰,只有不断破碎......
她的文字里,没有光亮,好可怕!
突然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匮乏和愚蠢是双生子。
你可以同情一个人的匮乏,但不要低估他的愚蠢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如何连续不断的负面影响。总结来说,远离这类人,哪怕看着可怜,也不要多看一眼。 
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消灭一切困扰,而是无论眼前的境遇如何变化,你都能内心澄明、意念清晰地站在自己这一边。世间种种不过镜中倒影,苦乐皆是暂时的借宿。你若足够笃定与温柔,便无人能够搅乱你的自在。 
觉得就是说她笔下的人群......
我没有面对这种人群和生活的力量。
只能有多远躲多远了图片



我才发现一句真正控制了国人的咒语,【让别人笑话】,这句话几乎控制了一个人做选择时的方方面面,这个时长基本是一生——今日大实话。 

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沧桑,“美好”仍然是拿来理解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半山文集》

如今万事俱备。我的精神摆脱了一切忧虑,也有了宁静和闲暇。因此我离群索居,打算认真而自由地全面推翻自己的所有观点。--埃里希・凯斯特纳《法比安》

贪心就是拿一粒纽扣,要人家在上面缝件衣服。——亚历桑德罗·佐渡洛夫斯基


相关文章

近日的阅读

近日的阅读 受陈丹青的影响,专门买了蒋方舟的写于2016-2017年的日记《东京一年》,该书首次出版于2017年8月。只因为陈丹青在与蒋方舟的对话中说:一般不读年轻人写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时间...

一个很棒的小女子

一个很棒的小女子 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西安女孩爆改55平轮椅畅行之家》,记者去采访一个无障碍之家的主人,一位以电动轮椅代步的西安女子,她自己设计了独特的无障碍之家,房间不大,但她在里面畅通...

充满欢愉与力量的阅读

充满欢愉与力量的阅读 年轻的时候我疯一样的读书,一面是绝望,一面又非常充实。事实上,阅读带给我的收获是巨大的--比从前知道的还多。后来意识到,正因为有行动上积极的特点,漫长的绝望中并不曾真正...

两本书

两本书     这两本书读得我特别感慨。    《我这九十年》是任均口述,儿子王克明执笔写成的革命家庭的私人记忆。是1920-2010年,历...

三十年后再读三毛

三十年后再读三毛    —从《温柔的夜》到《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离世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多年前就读过她多数作品,那时候她是四十来岁的成熟女作家,我是二十左右...

新冠年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新冠年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此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一百年前的作品,曾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通过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一生经历反映现实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是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赞歌。文学史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